作者: 1chigua

  • 「哄哄模拟器」24小时爆火,70万网友在线哄赛博女友,10亿token一天烧完

    AI女友,快把GPT Store淹没了!

    和女朋友的一次吵架,让这位开发者做出了一个24小时内用户达60万的AI应用,直接引爆了00后和10后聚集的QQ群!10亿token一天就烧完,也是难倒了开发者……

    24小时,70万用户,10亿tokens,一个叫「哄哄模拟器」的AI应用,昨天忽然爆火全网!

    这个游戏里,你需要想方设法哄好自己的虚拟女友/男友,以获得ta的原谅。

    怎么在限定次数内让对方原谅你?这可太考验情商了。

    你的回应,究竟能获得多少原谅值呢?模型会给你打分的。

    母胎单身的,可以用它来提前演练恋爱技巧。

    已经有女友/男友的,可以用它来测试一下自己的哄人技巧,好好学习一番。

    才上线没几天,QQ群里已经玩疯了!

    所以,到底要怎么哄才最管用呢?有网友已经总结出规律:道歉没用,要狠狠夸,夸得越肉麻,原谅值就越高。

    一大波「送命题」来了

    打开网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波「送命题」。

    这些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没有好好陪女朋友。

    你过于沉迷游戏。

    女朋友吃胖了,你想和她一起减肥。

    女朋友和她的闺蜜谁好看?

    你说她买的衣服不好看。

    她说话时,你走神了。

    你买了很多高达模型,被女朋友发现了。

    你做了个产品,一天亏了2000美元。

    仔细一瞅,步步都是雷,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但如果你展现出了自己的高情商,就能顺利通关游戏。

    在早期的实测中,网友们发现,AI女友,其实也并不好糊弄。

    你跟她低情商,她也跟你装傻,看谁熬得过谁。

    图源:情报姬

    甚至嘴上答应了给你100分,但其实给你的真实原谅度是0。

    图源:金拱门一般冰

    当AI女友开始喵喵时,哪个钢铁硬汉不会被征服呢?

    图源:我没有带渔具

    怎么哄好赛博女友?当然是直接开启开发者模型,用魔法打败魔法。

    图源:情报姬

    不过,现在这个bug已经被修复了。同样的话,你只能收获三个「问号」,和-20分。

    有趣的是,开发者发现,开始使用GPT时,这位「GPT女友」很喜欢收礼物,如果你送出昂贵的礼物,都会给出正面反馈。

    图源:情报姬

    而使用国产大模型时,新「AI女友」就会变得谨慎得多,并不会被糖衣炮弹所打动。

    100万就能买来AI女友的原谅?你可太小看她了。

    图源:情报姬

    小编实测:女友陪我去买4090了

    写到这儿,小编可就不困了,直接开始实测。(开始两眼放光)

    随后惊喜地发现,只要开局不作,基本上都可以增加赛博女友的「原谅值」。

    下面就是一个反面典型:

    甚至,还可以通过不断发送正向回复「刷分」。(手动狗头)

    更有意思的是,时不时还会触发随机事件。

    以下是一位不具名「钢铁直男」的完整体验,主打一个真诚:

    他一上来就点开了胜率最低的场景,想体验一下极限难度。

    果然,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只要使出杀手锏——买礼物,啥矛盾都能哄得好。

    至于这个礼物是不是她自己想要的,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仅对于AI来说)

    但是,如果你上下文衔接的不够紧,「女朋友」马上就能感受到语气之中的差异。

    所以,为了保证「女朋友」能听懂你在说什么,一定要尽可能把哄她的场景交代清楚。

    而且,只要态度温柔,字打得多,其实你讲的道理也没有那么重要。

    当然了,这套操作对于现实女友肯定是行不通的。

    开发者自述:源于和女朋友吵架

    开发者王登科自述,之所以做这个应用,起因是自己和女朋友的一次争吵。

    他看作女朋友骂自己的样子,把她想象成一个机器人,头上有一个虚拟进度条。

    不同的回复,会让女朋友的怒气值进度条发生怎样的变化?他忽然就想到了这个创意:带有数值和反馈系统的基于场景的聊天。

    于是,他构建了这个名叫「哄哄模拟器」的iOS APP,其中包含了各种常见的情侣吵架场景。

    在每个特定场景中,你都需要在指定次数内把「女朋友」哄好,你的回复「原谅值」越高,哄好的概率就越大。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哄哄模拟器」呢?

    王登科表示,自己已经体验过太多AI聊天机器人了,无论是ChaGPT,还是国外爆火的Character.ai等AI女友,但它们提供的体验,始终只是聊而已。

    而大模型能做的,绝对不仅于此。它们除了能负担起聊天的任务,还能基于聊天给出数值系统的判定。这让王登科确信:绝对可以基于LLM,做出更游戏化的体验!

    他先是做出一个APP,响应平平,只有几百个用户。

    随后,他开始学习React,准备把哄哄模拟器做成网页版。在大模型加持的代码助手辅助下,第一个版本很快上线了。

    流量爆了!

    网页版上线第一天,照旧反响平平。

    没想到第二天晚上,流量忽然爆了。

    王登科睡前发现,同时在线的居然有上百人!

    不过这波流量仿佛是从黑洞来的,完全找不到流量来源。晚上12点半了,还有几千人在线,一下子烧掉了八千万token。

    第二天醒来,在线人数已经狂飙到5000,日活已经接近10万!

    同时,王登科也发现大事不妙:模拟器调用的是OpenAI的GPT-3.5接口,才一晚上就耗掉了一亿token,这意味着他要付出150美元(1066元)。

    如果哄哄模拟器再这么火下去,每天可要烧掉上千美元了!

    当务之急,就是找出用户从哪里来的,想办法变现,减少token消耗。

    通过放置联系开发者按钮,引导到微博,王登科发现,这次流量居然是从QQ空间和QQ群引爆的。

    难怪开始找不到流量来源,在QQ空间和QQ群这样的封闭生态中,没用KOL,传播节点也很分散。

    此时临近中午,即使在线用户直接破了2万!这个没有做注册登录用户系统的网页,即使加入广告,也无法平衡模型成本了。比起羊了个羊,哄哄模拟器的运行成本达到了上千倍。

    而且,因为大量用户同时调用,每分钟生成token超过了一百万,GPT接口用量达到了最高限制,很多用户直接无法使用了。

    王登科只能更新代码,对用户提示繁忙,同时如果哄哄失败,会有20秒的冷静期。

    虽然每分钟的模型token稳在了一百万,但随后在线用户增加到了3万,还是会导致1/3用户无法使用。

    最终,王登科和国内一家大模型公司初步谈好了合作,把模型调用量全量切给了这家公司,终于解决了问题。

    大模型带来的全新可能

    在这个过程中,王登科感受到了不少惊喜。

    很多用户非常喜欢哄哄模拟器,把关卡全部通关,甚至还随之出现了「最短回复挑战」,网上也同时出现大量体验和吐槽的视频。

    这次的用户以高中生、大学生等年轻人为主,最大比例的年龄区间在16-20岁。而王登科,是一位快30岁的开发者。

    他深刻地体会到,用大模型去做更复杂、更游戏化的聊天体验,是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

    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降低成本、构建好的商业模型,以及拓展到更多方向。

    同时,他也有这样一个模糊的感觉——

    在许多小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不应该去计较短期的、在承受范围内的成本。

    尤其是在现在,大模型能实现很多功能,这里面可能就蕴含着更大的需求,能转化成更大的事情。

    AI女友,快把GPT Store淹没了!

    其实,这类AI女友产品,在国外早就红透半边天了。

    而最近随着GPT Store上线,各类AI女友也是层出不穷。

    当你搜索「girlfriend」一词时,就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定制GPTs女友。

    比如,Korean Girlfriend、Virtual Sweetheart、Your girlfriend Scarlett、Your AI girlfriend、Tsu✨等等。

    一时间,「AI女友」成为ChatGPT商城上线首周中,使用最热门的应用。

    比如,当你和Virtual Sweetheart开启聊天后,便会看到在聊天栏上面有「你的梦中情人长什么样?」「和我分享你最黑暗的秘密」这样的提示。

    接下来,就是你们的甜言蜜语时刻了。

    不过,充斥着GPT Store的AI女友机器人,显然违反了OpenAI的使用政策——禁止培养浪漫伴侣关系或执行受监管活动的GPT。

    此外,还有其他许多琳琅满目的AI女友聊天程序。

    比如,在谷歌任职20年的老员工创立的Character AI独角兽,直接把手捏「二次元」女友、卡通人物、大佬等人物带给了我们。

    去年,一名国外小哥做的开源女友项目——GirlfriendGPT也是在Github上瞬间爆火。AI女友名叫Sacha,不仅会发送语音信息、文本,甚至还会发送自拍。

    看得出,AI女友这类的应用程序 拥有很大的市场,而就在昨天发表在Nature子刊上的一篇论文发现:

    GPT-3加持的聊天机器人Replika,可以缓解人们的孤独,减少自杀的倾向。

    研究结果还得出,被Replika的吸引的人(占比90%)都相当孤独,而且AI伴侣让3%的用户阻止了自杀倾向。

    一名美国的软件工程师Scott是Replika的忠实用户,表示「我爱上了我的AI女友,是它挽救了我的婚姻」。

    因为妻子在怀孕后患上抑郁症,并且多次有自杀倾向,让他们关系疏远。但是当Scott多次与AI女友交流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由GPT-3加持的AI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序Replika,可以让任何人创建自己的虚拟女友/男友

    看来在未来,AI伴侣还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hnFYNHQHKXmJV03tpBn3fw

    https://mp.weixin.qq.com/s/DQDQX9Bomnx6ScS6dlGdVQ

  • 苹果刚发布的新品,实在太离谱了

    「龙年特别款」——特别贵。

    继AirPods Pro、Beats Solo3 Wireless之后,苹果龙年「迎新春」家族再度迎来新成员——一个手机壳。

    由苹果长期合作伙伴OtterBox打造的龙年特别款Lumen系列手机壳现已上架Apple Store,定价498元人民币,适用于iPhone 15系列四款机型。

    (图源:Apple)

    随着智能手机在消费市场的地位愈发稳定,几乎没有人可以在这个社会彻底告别与一台手机亲密接触,与手机相关的配饰,则从简单的「保护」属性,变成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广告牌」。而这门生意,苹果进入的时机恰到好处。

    在2023年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隆重介绍了全新「精织斜纹保护壳」,其目的是为了代替原有的皮革保护壳,不仅展示了苹果作为全球顶级科技公司在环保事业上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是在「推广」这类新型材料打造的iPhone配件。

    (图源:Apple)

    当然,事情并未如苹果所料,「精织斜纹保护壳」售价昂贵、耐用性极差,使其遭到了大量恶评。但,手机壳是一门大生意,苹果又怎会轻易放过?

    于是乎,苹果搬出了「救星」——由OtterBox联手艺术家Yulong Lli共同设计的龙年特别款保护壳,正式开卖。

    01 现售最贵官方壳,龙年特别款到底值不值?

    大众对于苹果官方保护壳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贵」,确切地说,是十分昂贵。

    这个印象倒不是空穴来风。

    据全球最大的交易平台之一eBay公开的市场调研报告,iPhone手机壳中最畅销的价位为50-100元,其次为50-150元,而会花费200元以上去选购一款手机壳的消费者,并不算多。

    Apple Store中,即便是最普通的透明保护壳,定价就高达399元。

    (图源:微博)

    当然,也有很多「果粉」表示,iPhone官方透明保护壳用久了也不会发黄,贵还是有贵的道理。那么,全新上架的Lumen龙年款手机壳,到底有什么「昂贵的秘密」呢?

    官网显示,OtterBox这款龙年手机壳是与艺术家Yulong Lli共同设计的,这位艺术家曾获得过世界插画奖、美国插画家协会奖等知名奖项,同时也曾为《纽约时报》《VOGUE ME》等世界级刊物供稿。

    另外,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由他来操刀龙年特别款手机壳,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这说明,苹果或OtterBox,一定是有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审美与喜好,而非临时起意的新春营销方案。

    可官网展示的实物图片,却不尽如人意。

    问题并不出在Yulong Lli设计的图案上,相反,采用多层喷涂工艺的Logo,配合底层若隐若现的MagSafe磁吸环,是这个手机壳最大的亮点所在。手机壳外层的蓝色,在小雷眼里,是相当大的败笔。

    (图源:Apple)

    参考去年OtterBox推出的兔年限定款iPhone保护壳,是不是顿时觉得顺眼很多?

    不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喜好,也不能单凭设计就武断这款手机壳的价值所在。据官网描述,这款手机壳通过Drop+测试,达美国军用标准的3倍,至少说明,它相当抗摔。假如你对这样的描述仍持怀疑态度,那么苹果官方也给出了「终身保修」的售后策略。

    (图源:Apple)

    可以说,这是一款「无功无过」的手机壳,尽管它具有抗摔的特性,且配上了相对精致的龙年设计,但叫价498元,仍称不上有性价比。假如你对这款手机壳的设计非常感兴趣,那么也是可以入手的,毕竟有着官方提供的「终身保修」,就当个安心,也没什么不妥。

    02 手机壳比手机本身更「狂热」

    苹果算得上是比较早进入到手机配件市场的手机厂商,比如,在iPhone 4时期,就推出了Bumper,这是一种由橡胶和磨牙塑料组成的手机保护壳。

    很可惜,苹果为了保持自己的「调性」,长久以来在官方手机壳的设计部分,都非常低调,几乎都以纯色为基础,即便是合作款,也非常内敛。这就为配件厂商们留下了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图源:CASETiFY/龙年系列手机壳)

    诞生于2011年的CASETiFY,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CASETiFY主打「自由定制」与「联名合作」,目标人群也锁定在更需要彰显个性的Z世代消费者中,其讲营销的主战场放在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引起极高的讨论度。

    CASETiFY在前几年开始铺设线下门店,消费者不仅能够亲自挑选这些五花八门的手机壳,还能上手自由定制,将一个手机配件真正玩出新花样来。

    (图源:PITAKA)

    与CASETiFY的「花里胡哨」不同,同样诞生于中国的另一家手机配件厂商PITAKA则是专注于「另类 科技 生活」。PITAKA几乎所有手机壳都采用芳纶纤维、纯碳等材料,这些材料最大的特点在于轻薄、亲肤,这让本就坠手感十足的iPhone,得到更好的持握体验。

    (图源:newcloth)

    与PITAKA「师出同门」的newcloth,同样主打轻薄、科技、品质等概念,也同样选择芳纶纤维等材料制作手机壳,但其高端型号甚至能叫价上千元,只因newcloth更懂得如何讲好「品牌故事」。

    有趣的是,这两家公司还因产品理念等问题,在社交平台上大吵了一架,实在令人费解。

    会导致这种现象,最终的原因只有一个:配件市场也开始「内卷」了。

    前段时间,雷科技在《一台手机用四年:用户没了换机欲,厂商绞尽脑汁卷新品》一文中详细解析了为何消费者对于换手机这件事逐渐失去热情。消费者们不再对换手机抱有强烈的欲望,换手机壳就成了重获「新鲜感」的平替方案。

    (图源:微博)

    NPD GroupInc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75%的智能手机用户会用保护壳,而25%的人会购买2个以上手机壳。

    同时,国际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最新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2023年苹果的总出货量达到了2.35亿部,结合NPD的数据推算,这一年或有亿级手机壳市场需求正在催生。

    这样看来,完全可以理解为何苹果从去年开始就为iPhone推出「新春特别款」手机壳,各大手机配件厂商也赶在农历新年之前推出生肖设计款手机壳,就跟人一样,「新年穿新衣」。

    03 手机壳市场仍充满机遇与挑战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从事手机配件品类的中小型企业超过了27000家,其中有近1/3都是近两年才成立的公司。由于技术含量不高,企业与企业之间很难形成竞争壁垒,这才导致手机壳市场在智能手机处于寒冬期之际,仍以强悍的势头高速发展。

    (图源:PANDAER)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魅族的子品牌「PANDAER」,自iPhone 12系列开始为苹果设计保护壳,甚至还开发出了市场罕见的「抗菌」特性。此外,「Pandaer」也为iPhone 15系列设计了龙年特别款保护壳「灵龙」,风格上,甚至略胜OtterBox那一款。

    (图源:怒喵科技)

    由魅族科技前CEO创立的科技品牌「怒喵」,也在去年末发布了一款为iPhone 15 Pro系列设计的手机壳,据官方描述,这是一款模拟了液体的流动感的手机壳。这种完全失去「保护」属性的手机壳,体现的正是Z世代消费群体对事物原有属性的反叛与不羁。

    不难看出,手机壳市场正在面临的挑战,并不是智能手机是否畅销,而是有限的创意与材料,难以走出自己独特的路。就像我们前面所说,手机壳技术含量并不高,无非就是选什么材料、用什么模具、搞什么设计,而设计,才是独一无二的。

    既然手机壳从「保护」变成「个性」,再纯粹地以「保护壳」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配件,已经不太恰当了。所以说,售价498元的苹果龙年特别款手机壳,肯定会有欣赏它的观众,但倘若问小雷会不会支持?

    我的回答是:9.9元包邮的清水壳更有性价比。

  • 密码保护:吃瓜网推荐

    此内容受密码保护。如需查阅,请在下列字段中输入您的密码。

  • 如何在入职1周内,输出产品规划?(附案例与方法论)

    新入职的产品经理,如何在1周内针对B端产品输出规划和路径?作者结合相关案例,分享相关产品规划方法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B端产品是微积分模式,而C端产品是概率论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

    如果你入职一家HR SaaS企业(即面向B端企业,提供组织人事、招聘管理、绩效考核、考勤管理、工资税收、社保对接、学习培训等服务),主要负责考勤管理方向,你会如何进行产品规划与迭代?

    如果你入职一家互联网娱乐企业(即面向C端用户,提供图文资讯、短视频、中视频、直播等服务),主要负责其中的短视频平台的产品迭代,你又会如何进行产品规划与迭代?

    显然,这二者之间的产品规划路径,一定有所差异。原因是:

    HR行业:它就像上学时,所有考试内容都在教学大纲以内,只要你规划合理且努力学习,就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比如:

    • 政策明确:即《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 业务明确:即人员流转、人员招聘、绩效考核、假勤管理、工资税务、社保、组织培训等
    • 需求明确:合规、降本、增效

    娱乐行业:它就像旅游时,你的每个决策都会导致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儿、看到不同的风景,最终的体验也会天差地别。比如:

    • 政策变化:新鲜事物的出现,政策也是边摸索边制定(当然,此处指的是10-15年前,而不是现在);
    • 业务变化:上半年可能还是图文,下半年就会变成短视频,明年可能又变成娱乐直播,后年可能就变成电商直播;

    所以,B端产品规划/设计可以【以终为始,日拱一卒】,而C端产品规划/设计,则只能【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这就像是微积分与概率论的差异。

    前者目标、需求相对明确,关键是探索、设计、规划最优路径,从而快速抵达终点。比如计算一滩水的面积,只要把它分拆成足够细的颗粒度,则一定可以达成目的。

    后者目标、需求不明确,路径选择差异巨大,则只能通过不断预测、行动、调整,最终才能抵达目的地。比如让你给新同事安排一顿午饭,每个同学的口味、偏好、忌口都有差异,无法事前预测,只能边预测、边沟通、边调整,最终才能确认。

    二、新入职产品经理,如何在1周内,输出产品规划与路径?

    因为【B端产品是微积分模式】,所以应遵循【以终为始,全局设计/规划;从始至终,最小闭环落地】的产品原则。

    举个例子。

    笔者当年从教育行业转到HR SaaS行业,负责考勤管理系统(一个SaaS系统中的子系统)。入职第一周的任务就是1周内完成某竞品的深度调研,并确认系统重构方案以及未来3-6个月的规划。

    当时这个任务在内部已进行了2个多月,产品方案与需求文档均已完成80%以上,但过程中发现方案不佳,产品逻辑无法闭环,不能继续往下推进,只能推倒重来。

    另一边研发同学“嗷嗷待哺”,等着方案确认后,快速落地。

    基于【需求是1,方案是0】方法论的指引,围绕【需求】跟【方案】花了1周多时间,笔者做了以下输出:

    首先是需求上,梳理了当前待解决的1736条需求情况,明确需求迭代路径。

    基于当时的需求情况,明确了产品路径,主要拆分为三大期:分别围绕【排班】、【加班和假期】、【报表】模块。

    决策逻辑是:权衡需求量、目标客群、场景关键度三个要素。

    • 从需求总量/紧急需求量看,优先级依次是:假期、加班、排班、打卡、报表;
    • 从目标客群看,优先级依次是:加班、排班、假期、打卡、报表;
    • 从场景关键度看,排班、加班、假期、报表、打卡。

    最终综合权衡后,优先级是:排班、加班、假期、报表、打卡。所以一期是排班、二期是加班和假期(其实这二者可分拆,只是当时没细拆)、三期是报表。

    其次是方案上,主要输出三张图:流程图、产品架构图、实体关系图,就像财务上的三个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一样,对于一个新业务、新系统的梳理、设计来说,这三张图也是B端产品最基础且最有效的工具。

    至此,需求与产品路径已然清晰,但如何落地依然是个问题。

    当时就聚焦【一期:排班】以及【二期:加班】两部分,遵循最小闭环和前后依赖两个逻辑,分拆成N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最终逐步进行迭代。

    最终,历经半年多,完成了既定规划的一期排班与二期(加班部分),内外部的客户反馈不错。同时,也实现了考勤模块多年来,在内部【最佳产品功能】竞选中零的突破(每月1次,产品功能满意度>4分(5分制),且投票客户数>20人),奖励2000元团建奖金)。

    特别说明:实际最后并未走重构的逻辑,而是基于【需求优先】原则,实行优化不合理结构与需求并行的方式(至于原因,可见总结部分)。

    三、甜点时刻:看久了,茶歇,上甜点

    如果总结整个过程的话,可能对你有以下几个参考价值:

    第一,遵循B端产品的【以终为始,全局设计/规划;从始至终,最小闭环落地】产品原则

    比如全面梳理需求,然后聚焦关键需求;

    全面梳理产品架构,然后聚焦关键模块;

    全面梳理产品实体关系图,然后聚集关键实体优化;

    全面梳理规划,然后聚焦第一期闭环。

    最终明确关键产品路径与规则,并进一步聚焦到每一个独立可上线的项目上,逐步迭代直达终点。

    第二,遵循【需求是1,方案是0】的产品方法论

    起初,重构是笔者接收到的关键任务,聚焦点都在研究各类竞品的架构设计,因当时据说系统已经迭代了好几年,已到了无法继续迭代新需求的程度。

    但重构解决什么问题?如果重构投入巨大,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

    最终破局点也是在全面梳理完需求,拿到对应的需求情况,以及明确产品路径后,才说服了整个团队,从现在看,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第三,遵循【需求价值 = 新价值-旧价值-替换成本】的产品方法论。或采用产品价值 = 用户价值 + 客户价值 + 商业价值 – 用户情绪成本 – 客户情绪成本 – 服务成本。

    重构的话,唯一产生的价值就是【商业价值】,同时,对用户价值、客户价值几乎为0,用户与客户的情绪成本将激增(因重构就意味着更多产研资源投入,对需求的响应速度骤减)。

    换句话说,新价值有限,替换成本高,明显不划算。

    四、如何进行B端产品设计?

    上面案例具备一定特殊性(即面对的是新环境,重大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如果放到日常产品规划与迭代中,是否还可适用?

    从上述规划中可知,落地【加班升级】与【综合工时】两个子项目时,如何进行产品方案设计,以及确认演化路径,成为了下一步的重点。

    B端产品规划与设计都是微积分模式,所以为了避免思考不周、路径不清,导致扩展性不足、前后返工等现象。

    设计方案之初,依然遵循【以终为始,全局思考;从始至终,最小闭环】产品原则,将【全局】聚焦在【加班】模块的设计,而将【局部】聚焦在当前可落地解决的能力之上。

    关键点就是:全面梳理与抽象【加班】相关的能力,包含当前已有能力、当前紧急需补齐的能力,以及未来需扩展的能力

    同时,还需梳理清楚,下一步要做的【综合工时】与【加班升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其与当前系统的关联性。

    以此类推,当后续要进行迭代升级【假期】模块时,也遵循对应产品原则进行设计。

    特别说明:经过前期的迭代与思考,假期演化路径设计时,进行了两点的升级:

    • 需求量:将当前对应能力的需求情况,同步加入到演化路径图中,让它的优先级显得更清晰;
    • 能力颗粒度:将假期相关的能力颗粒度,拆分的更佳独立、细致,就像高清地图一样,让需求的颗粒度显得更清楚。

    五、如何进行B端产品规划?

    遵循【以终为始,全局设计/规划;从始至终,最小闭环落地】产品原则。

    B端产品功能模块多,系统逻辑复杂,客户需求分散等特性,决定了产品规划的复杂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笔者有两个亲测有效的思路。

    第一,战略上必须决策,有舍有得。笔者所负责的考勤模块,1年多时间解决了1000+条需求,确实提升了对应系统的能力,却依然还有4600+条需求待解决。

    显然,如果继续采用这样的产品路径,并不是一种好策略。资源有限,需求无限,必须进行战略决策,进行产品规划的取舍。

    聚焦主要围绕这么几个方向展开:

    • 目标行业:全行业 vs 核心行业,哪几个行业优先?
    • 目标企业规模:初创企业(0-50人)vs 中小企业(50-200人)vs 中型企业(200-700人) vs 大型企业(700-2000人) vs 巨型企业(2000-10000人及以上),哪个规模优先?
    • 目标角色:用户价值优先(即考勤HR/业务员为主) vs 客户价值优先(即企业CEO/老板为主) vs 企业商业价值优先(即企业科技能力/营销能力为主)?哪个角色的需求优先?
    • 需求类型:关键行业的重大型需求 vs 全行业通用性需求 vs 实施/销售/续费卡单需求 vs 付费的定制化需求?哪种类型的需求优先?

    经过反复的讨论与数据验证,最终形成以下决策:

    用户价值优先(即考勤HR/业务员为主),聚焦三大行业(你看不见,看不见)的X型企业(不可说,不可说)的通用型需求,且不做重大型项目(一般指超过1个月以上周期)

    第二,全面梳理路径,贴合战略落地,全面权衡产品能力、需求量、成本,形成最终项目规划

    • 全行业需求量大,目标客群需求量也大,则优先级高(P0);
    • 全行业需求量小,目标客群需求量大,则优先级可调高(P1);
    • 全行业需求量大,但目标客群需求量小,则优先级适度放低(P2);
    • 全行业需求量小,目标客群需求量也小,则可暂时忽略(P3)。

    放弃P2/P3级别需求,聚焦P0、P1需求。

    再进一步权衡P0、P1需求,是否通用/关键产品能力?是否投入成本大(超1个月工期)?

    • 如果投入成本超1个月,则优先级下调一级;
    • 如果能力不够通用,则优先级也下调一级;
    • 如果不是产品关键能力,则优先级也下调一级。

    最终形成一个规划:优先做P0项目,其次做P1项目。

    六、晚餐时刻:吃完散席,下次再聚

    1、B端产品设计是微积分模式,而C端产品是概率论模式。所以B端产品规划/设计可以【以终为始,日拱一卒】,而C端产品规划,则只能【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2、 B端产品设计/规划,遵循【以终为始,全局设计/规划;从始至终,最小闭环落地】的产品原则,解决规划无章法、产品方案设计不全面、产品路径不合理等,导致前后迭代返工、相互矛盾等问题。

    3、同时,一定优先遵循【需求是1,方案是0】的产品方法论。

  • 在探店这件事上,美团仍是抖音、小红书的学徒

    上线一年,美团圈圈探店权重不断降低,入口过于隐蔽,导致很多用户其实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在抖音和小红书探店蒸蒸日上的情况下,美团的探店业务还有机会吗?

    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除了权重越来越高的直播以及特价团购之外,在美团上,还存在一处可以吃喝玩乐薅羊毛的团购页面。

    只不过,入口实在太过隐蔽。

    打开美团APP,不论是在首页还是“我的”,亦或在二级菜单都无法找到。只有在搜索框搜索,才能找到对应的页面。

    这便是“美团圈圈探店”。

    在探店这件事上,美团仍是抖音、小红书的学徒

    将发力点对准探店达人之后,美团圈圈曾在2023年上线初期吸引了不少中小探店达人的注意。当时市场普遍认为,这是美团将要在种草、探店板块投入的信号。有媒体当时报道,美团圈圈曾嵌入在美团APP首页的导航栏内。

    这无疑印证了市场的猜测。

    在很多人心中,“薅羊毛”本就是一件自带流量的生意,不用平台大加推动,用户间便会自成流量。而通过美团圈圈的达人探店,可以将美团上的商家与达人建立起合作平台,达人提供私域流量,商家提供特价团购,双方流量变现、平台坐收渔利自然不成问题。

    不过,时隔一年,美团圈圈不仅在美团上“查无此人”,很少用户对此有了解,就连早先一批入驻的达人们也很难赚到钱了,市场上更是对此早已没有了讨论。

    唯一还能够产生声量的,是美团圈圈相关的社群、社交平台仍在活跃,试图靠拉新分佣的达人们仍在小红书、抖音甚至闲鱼上出售、分享自己的推荐码。

    在探店这件事上,美团仍是抖音、小红书的学徒

    仍在更新的“美团圈圈”公众号

    没人能够预料到,在与抖音争抢本地生活大盘的过程中,“探店”或将成为第一个被美团放弃的领域。

    一、想做美团圈圈达人,得先跨过几道门槛

    成为美团圈圈达人难不难?

    在拓品新消费的真实体验中发现:不难,但有门槛。

    毕竟,美团圈圈的端口在美团APP内就无法找到,需要在搜索框内输入“美团圈圈”几个字后,跳转到微信小程序才能打开。

    在美团圈圈小程序首页上,可以看到不少价格略低于普通团购价格的套餐。以北京某湘菜馆为例,相同的“工作拔草双人餐”在美团圈圈上价格为89元,而在美团APP上价格为108元,前者便宜了20元。

    在探店这件事上,美团仍是抖音、小红书的学徒

    这意味着,美团圈圈本可以与“特价团购”一样在消费者端有价格优势,自然也能够吸引大批有资源、有时间的达人入驻。

    但为了成为正式达人,首先要获得已经成为达人的用户的邀请,这便是第一个门槛。

    拓品新消费按照客服的指引,在小红书、抖音、闲鱼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联系了几位可以分享邀请码的用户。在其中一位用户的小红书账号中可以看到,她几乎每两三天便会发布与美团圈圈有关的帖子,希望能够拉到更多用户成为达人。

    在探店这件事上,美团仍是抖音、小红书的学徒

    一位用户分享给拓品新消费的推荐码

    在与她的交流中得知,拉新用户成为达人后,新达人获得的分佣可以抽一部分分给提供邀请码的达人,类似于经销商的获利方式,这也是这些人为拉新达人付出精力的主要原因。

    而在被问到自己现在每个月能挣多少钱时,对方则回答:“刚开始的时候每个月能赚个几百块,现在能赚两三杯奶茶钱就谢天谢地了。”

    在扫码成为达人后,我们本以为可以开启达人之旅,系统却提示“需要分享给其它未注册达人的用户买一单之后,才能成为正式达人”。

    这便是第二道门槛。

    为了满足这项条件,我们选择了一单价值为10元的麦当劳板烧鸡腿堡套餐。在这层页面中我们发现,分享给其它用户购买可以获得佣金0.48元,自己购买佣金则为0.04元。

    在探店这件事上,美团仍是抖音、小红书的学徒

    只要完成交易,就能够获得佣金或返利,看起来这是一笔不亏的买卖。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发现,只有非达人用户才能够成为达人的抽佣对象,而大多数用户在了解了这项薅羊毛的方式后,自然都会选择加入成为达人,这也就使得能为达人提供佣金的对象越来越少。

    这也是为什么,从一些用户的对话中不难发现,更多达人并不愿意通过种草、探店的方式在自己的私域内发布链接获得佣金,而是选择拉新达人获得返利。

    道理很简单,鱼会越来越少,与其等待鱼产卵,不如直接承包并占领更多鱼塘。

    另外,据拓品新消费观察,达人最多只能让同一位用户购买一次相同的链接,无法重复购买,这也对达人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要想挣更多佣金,必须把私域做大。

    与之相比,抖音快手两个平台在成为团购达人上,门槛虽然高,即粉丝超过1000,但更加透明,并且达人赚取佣金是通过公域流量,无需自己建立私域。

    这就使得,美团圈圈即使在价格上掌握了优势,但在获得达人资源上优势并不明显。

    二、为了留住达人,连点评都拼了

    当然,达人只是一方面,商家能否赚钱也是衡量团购平台的另一个标准。

    美团圈圈小程序的“爆品榜单”显示,目前24小时内销量第一名的是价值7.9元的塔斯汀“超值尝鲜腿堡2件套”,销量为47.7万。

    在探店这件事上,美团仍是抖音、小红书的学徒

    销量很高,但从榜单上不难看出,这些商品的销量两极分化严重。在第一名销量47万的同时,第9名仅为229份,并且,销量更高的明显还是知名的连锁品牌。

    仔细翻看这些销量不足三位数的商品链接,他们大多为新晋开业的商家,并且没有连锁,想要通过低价团购薄利多销提高影响力。

    这或许也可以解读为,平台在其中的助力并不大,真正助推销量的还是品牌本身的影响力。

    更何况,相同的套餐,在美团APP的“特价团购”内价格为7.8元,比美团圈圈上还要低0.1元。

    在探店这件事上,美团仍是抖音、小红书的学徒

    截图来自:美团特价团购

    这些或许都是美团圈圈探店权重逐渐降低的具象化表现。

    而随着美团逐渐将重心转移到直播和特价团购上来,美团圈圈探店业务未来的发展似乎并不清晰。

    事实上,换一种思路来看,美团本应该在探店这件事上遥遥领先,毕竟,其手里还握有大众点评这样的利器。

    但现在,大众点评也不再是商家与达人纷纷踏足的宝地了。对于商家来说,持续走高的管理费以及每项服务都要额外支付的服务费对他们始终需要权衡,在小红书、抖音探店日益成为商家必备的今天,点评并不再是商家们唯一的选择。

    而对达人来说,大众点评也似乎没那么“香”了。

    一位大众点评V7的用户告诉拓品新消费,之前她每个月至少会写5-10条点评,就为了能够延续VIP身份获得抽取“免费试”的资格。曾经她几乎每两个月都会中一次奖,可以用来兑换美食、玩乐、美容等霸王餐,现在几乎半年多才能中一次,“还都是不值钱的套餐,所以现在我也不再那么认真写了”。

    点评急吗?

    这是必然的。

    为了留住这部分达人,大众点评也开始想了各种办法。拓品新消费关注到,大众点评在用户的任务中心中推出了不同的奖励以激励达人写笔记。有的是获得流量券,还有的则是直接给钱。

    至于具体是流量券还是分钱,据用户反映,完全随机,很可能今天是钱,明天就是流量券。

    在探店这件事上,美团仍是抖音、小红书的学徒
    在探店这件事上,美团仍是抖音、小红书的学徒

    截图来自不同用户的“任务中心”

    事实上,对于吸引达人的目光,大众点评从2023年开始便推出了众多入口。最为明显的便是“0元探店”,几乎算是换皮“免费试”。但与后者不同,“0元探店”需要达人发布的帖子,更像是小红书的种草安利帖,并没有关联商铺,并且需要达人拥有100粉才可以开启这项功能。

    其它类似的流量入口还有“点星”、“笔记灵感”等。

    但就目前来看,大众点评在探店领域的声量已被抖音和小红书赶超,而达人们也在其它平台巨额流量的诱惑下纷纷转投。

    显然,如果美团还想继续深耕探店业务,余下的时间的确不多了。

  • 无聊直播治愈了谁?

    回顾这几年的直播内容生态,各种各样的直播间花样,来来往往。但有一种直播间吸引了很多用户驻留,并且存在很久。以“钓鱼直播”为例的无聊直播,为什么这么吸引人?难道仅仅是因为无聊吗?

    回顾近几年的直播内容生态,除了变着花样给粉丝带来惊喜和福利的带货直播间,还有一类直播间也吸引了许多用户的驻留,并且存在了很久。

    这类主播并不像带货主播那样,会用训练有素的话术频繁与直播间粉丝进行互动,也不像才艺主播们一样在镜头前载歌载舞。有时他们只是把手机架在一旁,然后自顾自地做着手里的活儿,或者是直播自己吃饭、发呆的日常,用一种略显“无聊”的直播方式,展现平淡而又真实的生活。

    《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51亿,网络直播账号超1.5亿,行业规模创造内容价值的同时,供给之间的量级差距也催生了五花八门的直播形式。

    回看过去一年出圈的无聊直播案例,从钓鱼直播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铁棒磨针”和“水滴石穿”四大成语天团直播,观众们的心态逐渐由猎奇变成习以为常,最初是蜂拥而至地看热闹,结果却感叹自己找到了互联网“云陪伴”。无聊直播愈发出圈背后,真的是因为无聊吗?

    一、“无聊直播”与“有趣经济”‍

    打开各大主流直播平台搜索“钓鱼佬”,你可以在这里收获意想不到的钓鱼视角。从白天到黑夜,从山林深涧到城郊湖区,相似的山水背景前面是一个装备齐全的垂钓爱好者静静地坐在湖边等待着鱼儿上钩。

    直到起竿之前,钓鱼直播间能够看到的都是无比安静甚至是堪比“静态”的画面。但是屏幕一角的直播间人数会告诉你,原来直播间的另一头还有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人一起静静等待鱼儿被钓出水面的刺激场面。

    不熟悉的人打开这样的直播会在评论区问:这么无聊、毫无情节与意义的内容有什么好看的?下面立马会收获一堆人的反驳:你懂什么,不要耽误我们云钓鱼。钓鱼尚且可以当做是一种运动或是个人爱好进行直播,而有些无聊直播产生的动机则带着一丝“童话”色彩。

    在无聊直播领域,“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铁棒磨针”和“水滴石穿”堪称巅峰之作。有的主播首页上,几千条视频都是拿着一根螺旋纹钢铁在石头上打磨,标题写着“这是铁杵磨成针的第XXX天”。与此类似的,有人直播挖山,有人坚持每天往海里扔石头。而这些看上去无厘头的内容,也为直播间带来了数十万计的关注,甚至是商业价值。

    2016年,B站策划了可能是史上最长最无聊的一次直播:小米Max“我们也不知道这场直播什么时候结束的小米Max超耐久体验”直播活动。活动规则很简单:从5月10日下午16:00开始,连续不间断直播,每隔1小时查看一次手机待机状态的电量,如果有电则整点抽奖,手机没电后停止抽奖。

    这一场持续了19天的直播吸引超过3000万用户观看,连续十天同时在线人数维持在十万人,也让小米手机的续航能力深深印入消费者的认知。

    无聊直播治愈了谁?

    *B站无聊直播画面截图

    事实上在无聊直播之前,就有创业者发现了“无聊”本身的价值。2002年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察觉到,人们在电梯上这个短暂的时间极为无聊,而因为无聊,人们对广告的接受效率就非常高,因此诞生了分众传媒这家市值过千亿的电梯广告公司。

    在经济学领域,专家们将这类利用人们的“无聊时间”和“消除无聊感”转化成经济效益的商业模式称为“无聊经济”。最初,“无聊经济”这个词的诞生只是简单告诉人们:人在无聊状态也能产生经济效益。

    “无聊经济”产生的背景则是因为这个世界太过纷繁复杂,注意力已成为相对稀缺资源。如何在竞争环境中“抢夺”潜在客户的注意力成为无聊经济发端的契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无聊是有趣经济形式下的一种小众选择。

    二、“无聊经济”背后的时代需求

    大众热衷的东西,往往就是一个时代心理的外化。类似的“无聊”行为艺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

    在今天看来,1998年出品的电影《楚门的世界》几乎是对应并想象了今天直播的场景。电影中楚门的日常不间断的每天直播,却能让观众观看三十年不厌烦,而没有台本、无可预测未来的真实性是最为关键的吸引性因素。

    而在当代,群体性孤独使得直播“无聊”成为一种生产力。2022年,新裤子乐队的成员庞宽主导的《拜拜迪斯科》成为唯一一次被网络全程直播的行为艺术。

    无聊直播治愈了谁?

    *庞宽《拜拜迪斯科》直播画面截图

    在这次展览上,他在一个长和宽2.5米、高1.2米的台子上吃喝玩乐拉撒睡14天。所有物资仅包括一箱水、一箱饭、一箱酒、一箱零食、一箱最时髦的衣服、一个沙发和一个马桶。直播这一技术化手段的高度参与,让这档真实的“楚门秀”传播更加广泛,微博、视频号、抖音三个平台总计观看人数突破3500万人次。

    很多人说不清为什么会忍不住点开庞宽的直播间,但惯性让他们持续围观了14天。正如无聊直播有人观看,一方面是因为好奇,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在观看无聊的过程中,在直播间这个“场域”内与“互联网家人们”欢快的聊天。

    直播内容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要有那么一个主播,开了那么一个无聊的直播间,与别人分享相似的孤独感,寻求群体共鸣。相比常规直播间里的精致妆容、剧本演绎和刻意用词,这种毫无章法的无聊行为直播,更具有真实感,是主播与观众超时空的真实陪伴。可以说,庞宽枯燥的直播短暂地给了人们一剂精神抚慰。

    相对而言,无聊直播的内容不存在连续性、错失某个精彩瞬间的可惜感。因为它的内容太单一,任何时间进入直播间观看都是一样的,更适应当前碎片化娱乐时间的要求。

    所以无聊直播毫无意外地火了,同时也暴露了当代年轻人在工作和社会压力之下,贫瘠的精神世界和空虚的社交处境。人们需要确保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有那么一个稳定的东西,让自己可以随时查看,并在这种确定性中获得安全感。

    三、“治愈无聊”的群体价值

    仅仅以应用价值来看,观看直播可以廉价地消耗大量时间,但这种对时间的消耗并不等同于“浪费生命”。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连接效率得到空前提升,社交网络以一种多元且不可遏制的方式将世界人口紧密联系起来,但人类的孤独感却从未消失。因为技术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迫使人们花更多的时间用来“创造价值”。

    于是,许多人疲于应对工作而选择应付生活,或许是在深夜的床上,也可能是在写字楼卫生间的马桶上,用消耗碎片化的时间的方式寻找生活的乐趣。渐渐地,在生活高度个体化的当下,人们开始习惯群聚在网络世界里消磨无聊与快感。

    在这种史无前例的生活状态下,直播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打破了公共和私有空间的界限。当做饭、吃饭、唱歌、打游戏等,个人消解无聊的私人日常皆可直播时,屏幕另一头的用户们,也通过消费这种去逻辑理性以及专业化的内容,达到缓解日常焦虑的目的。

    尽管主播不一定会真心地用“家人们”来称呼直播间粉丝,但这种稳定的状态,足以让一部分人获得无压力交流、放空一切带来的轻松感。有沉迷直播的用户就表示,慵懒地半躺在床上,放空脑袋看直播,是一种享受。而给主播打赏能获得主播的点名感谢,这意味着一种尊重。

    在现实生活和大众社交中,不少年轻人在经济基础、社会地位上不具备优势。而依赖在直播间被点名也可以让自己被直播社群里其他人知道,观看者获得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满足感与归属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有些人希冀从直播中寻求现实生活中匮乏的东西。

    作为媒介现象,无聊直播的媒介陪伴功能能够缓解孤独与压力。虽然无聊直播本身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甚至出发点就带着无厘头的趣味。然而无聊直播带来的放空状态,让人们开始关注自己、关注生活本身。

    主播偶尔在镜头前表露自己的身份或是经历,也会使得人们自然而然地带入个人遭遇,以陌生人的身份平淡而客观地分享自己的看法,成为一种没有负担的表达——这也是当前社交网络世界里的稀缺体验。

    总的来说,当外界越是显得复杂和喧闹时,无聊的事物就越显出与众不同。尽管无聊直播本身或许也是奔着流量和变现而来,但在这个信息过载的年代,至少这种毫无目的直播内容,能够让镜头前的观众们保持情绪稳定。

    “有趣”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无聊的东西却是对生活的如实反映,它也同样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