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1chigua

  • 年轻人的压力

    结婚潮背后的经济压力:一线城市养育成本高达百万

    结婚,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浪漫的仪式,更是一个涉及多重责任和义务的重要决定。特别是在一线城市,这些责任和压力变得尤为沉重。高昂的房价、教育费用以及生育成本,如同一座座无形的山,让许多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的数据,养育一个孩子至18岁成年的成本约为53.8万元。若将孩子培养至大学毕业,平均成本更是高达68万元。而在一线城市,这一数字更是惊人。以北京和上海为例,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分别高达93.6万元和101万元。这样的经济压力,让许多年轻人对于结婚和生育望而却步。

    除了养育成本,房价和教育费用也是年轻人结婚和生育的重要考量因素。在一线城市,房价普遍较高,许多年轻人需要背负沉重的房贷压力。同时,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往往伴随着高昂的费用。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许多家庭不惜花费巨资购买学区房或选择私立学校。

  • 《如何成为学习高手》读后感

    前言

    这份专栏一共24篇,从心理学,大脑科学,人类认知学等多个方面论述了普通人成为学习高手的可能性。

    对于其中的大部分观点,笔者在过往的数年间已经接触到并且进行过相关思考,但也确实有一些观点是笔者曾经接触到然后被遗忘,现在读来产生更深的感触;另外则是一些笔者过往确实没有明确接触到或思考到的,本文接下来的部分主要也是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反思。

    查漏补缺

    15-一个人在家如何做到高度自律?
    1. 你早上起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很重要。
      早上起床后,你给自己的那个力,一定要是方向正确的,并且足够大的,大到可以维持一天的惯性。
    2. 在开始后,你最好把需要完成的一切任务,在整块时间内,连续做完。
    3. 6小时工作制。

    对于笔者这种分神技能点满,拖延症晚期的患者,在看到本章节时候说醍醐灌顶确实是有些过分了,但确实以上观点给予笔者比较大的启发。

    1. 为了能够保持较为长时间的专注状态来高效学习或工作,要重视每天的第一个任务,太难了不行,但太容易也是不好的。
    2. 进入专注状态后,要刻意去保持,笔者过去多年深受”看书五分钟后主动跳出专注模式翻半小时短视频”的顽疾困扰。
    3. 刻意保持专注状态的情况下,工作时间没有想象的那么长。这里作者给出的经验是360分钟,就笔者对自身过去多年的观察,这个时限还是比较务实的。
    16-如何戒手机?

    “玩手机停不下来是我们的天性,而不是因为自制力不足。”

    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与其控制自己,不如控制环境。也就是说,要想不让自己沉迷于玩手机,自制力、意志力、上进心等等,其实都不太管用,在物理上进行隔绝,让自己接触不到手机,才足够有效。

    处在压力之中、感到痛苦的大脑,想变得快乐一点,便会驱使我们去寻找那些最简单易得的,能激活奖励系统的事情,比如玩手机、打游戏、吃东西。为了让自己暂时感觉好一点,我们会屈服于那些让我们更难受的诱惑。

    以上几点笔者过往有一定程度的接触,但做得并不好,这一块得加强:

    1. 学会原谅自己,不要让自己感觉那么痛苦。这是笔者从《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学来的,和本小节的观点异曲同工。
    2. 认识到意志力在天性下的软弱,用更为科学的方法来加强自制力。
    20 休息是必要的投资,有助于更高效地学习

    对于这一章节,作者以《精力管理》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可惜笔者自19年初读完《精力管理》读后感之后,虽然深感有理,但最终没有坚持下来。

    现在同样的内容,从其他人那里再听一遍,个中滋味不好形容。

    21 学霸为什么学什么都快?

    对任何新知识的理解,都要建立在旧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学习是一个匀加速甚至变加速的过程。你懂得越多,你学得越快。学霸真正的优势在于,TA已经储存了很多思维和信息,也就是知识储备。

    学习也具有“复利”效应,你过去的每一次练习,都会积累成你的本金。越早努力越好。

    笔者曾经在大学期间天真幻想”先好好玩两年,之后把债一起补上”。结果最后不仅玩野的心花了更长的时间才收回来,而且在收心的头几年明显感觉到大脑的迟钝感。

    学习是一个不断提速的过程,你知道得越多学得越快:

    1. 努力的路上不能松懈,否则之后你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才能步回正轨。
    2. 提携后辈不会让你的地位遭受威胁,因为你俩知识储备决定你的学习效率是强于他的。
    23-利用“双加工理论”,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人类的认知加工包括“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1. 前者是指,我们已经积累了某一行为模式的大量练习的经验,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已经内化为我们近乎无意识的动作,比如走路、吃饭、系鞋带、骑自行车、跑步、打字等等。而且,在做这些“自动化加工”的事情时,我们可以同时并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比如思考以及表达。
    2. 前者的运行,对后者的加工过程没有影响。走路和骑车的时候,我们可以和人讲话;写字或者打字的时候,我们可以思考自己想叙述的内容,而无需去注意每一个笔画,或者每一个按键的位置。

    只要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练习,“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可以转变为“自动化加工”。这就是“练习”的意义。

    “刻意练习” + “时间的玫瑰” = “成长型思维”

    最后

    相较于笔者之前写的一篇自来水 -《10x程序员工作法》,本专栏笔者给出的评价是有限推荐。

    正如作者本人在其专栏的最后一章中所提到的:“方法论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重要” —— 爱迪生那句“1%的灵感+99%的汗水”,它是一个客观事实,因为我们花费1%的时间所涌现的灵感、所获取的方法论,往往需要99%的时间去努力和实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在学习和工作中,琐碎的、重复的、机械的工作,才占据更多的时间。只有把这些细枝末节做好了,灵感或者说方法论,才能真正落实,并且让你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

    1. 自来水 -《10x程序员工作法》

  • 为什么赌博的人一开始明明赢钱了,最后还是会输个倾家荡产?

    1.输光是唯一稳定停下来的状态,所以无论过程花多久,最终只能是归结到输光上。

    2. 你去问股民啊

    3.我玩刮刮乐,亏得钱永远是中奖金额的两倍以上

    4.因为数学上这是唯一解。。

  • 吃瓜人冥想训练手册

    前面我们讲了冥想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好处,包括让我们变得更专注,更有创造力,更容易稳定情绪,还可以让我们更健康,更年轻,更幸福。冥想是已经被无数人亲测有效的改善个人状态的方法,甚至连肌肉都可以通过冥想得到锻炼。那么如何开始具体的冥想练习呢?

    首先第1个问题就是在哪里冥想。

    这个对初学者很重要,选择卧室、客厅都可以,原则就是不被打扰,安静,让你有安全感。在我们冥想的过程中,可能也会有一些噪音,比如窗外的喇叭声或者狗叫声,这个时候也不要出现烦躁情绪,全然接受当下的状态,知道它来,知道它走,时刻保持自己的觉察就可以。

    第2个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姿势。

    其实对于冥想来说没有什么固定的姿势,站着、躺着、坐着都可以。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躺着容易睡着,站着又很累,所以一般都选择坐着。你也不需要学那些得道高僧用标准的盘腿坐,只需要采取你舒服的方式,放松坐下来,挺直腰板,方便呼吸通畅就可以。

    第3个是冥想的时间。

    初学者一般建议10~20分钟,可以定个闹钟或者听冥想引导的音频。冥想时间短了,可能还没有进入状态。冥想时间长了也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容易长时间走神或者觉得痛苦难熬。在刚开始冥想的时候,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我们觉得累了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随时停下来。

    第4个是冥想具体要怎么做?

    关于冥想的方法有很多,对于初学者,建议还是采取数呼吸的方法。在我们安静坐下来后,闭上双眼,放松肩膀和手臂,同时开始关注自己的呼吸,不要强迫调整呼吸方式,只是观察自然的呼吸过程,感受气流进入和离开身体的感觉,专注于这个过程。当你感到呼吸节奏稳定时,开始进行数息。每当吸气时数1,呼气时数2,一直数到10,然后重新开始一轮。之所以数到10而不是一直数下去,就是让我们在专注的同时仍然保持一种觉察力。否则很容易进入无意识的数数状态中。在这个过程中,时刻保持专注,不要让其他念头干扰你。如果发现自己走神了,也不要责备自己,就像看着大马路上的车一样,看着他来,看着他走,只需要轻轻的把注意力再拉回到呼吸上就行。

    第5个就是冥想多久会产生效果?

    冥想的效果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冥想的反应和感受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我们在进行几次冥想练习后,就可以感受到放松和平静,有效的减轻压力,焦虑和紧张感。再坚持几周或者几个月,你可能会开始感受到冥想更深层次的好处,比如注意力开始改善,内心变得平和从容,调节情绪的能力明显提升等。随着我们长期训练,冥想会给我们带来更显著的效果,科学已经证明,通过长期的冥想训练,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通过增加褶皱来增加大脑皮层的面积,同时脑灰质变厚,让人变得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同时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自我意识显著提升,可以随时带着自我觉知去观察生活的一切。情绪变得更加稳定,生理、心理健康都得到明显改善,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本质具足的喜悦感,对生活充满感恩,做事情时也会能量满满。

    好了,以上就是对初学者冥想训练的操作指南,当我们真正感受到冥想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后,冥想也会慢慢的变成一种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生活方式,相信你也会爱上这个既简单又省钱,却可以全面提升生命质量的宝藏运动。

  • 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

    读书收获:

    1.挨饿,会增添脂肪。

    对现代人来说,我们之所以能存活到现在,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一项本能,就是能储存脂肪应对饥荒。

    在食物贫瘠时期,对我们的祖先来说,适者生存就意味着“胖者生存”,就是体内有足够脂肪的人,才能够熬过饥荒。虽然现在大家的物资已经非常丰盈,但是,我们依旧具备这种储存脂肪抵抗饥荒的基因。所以,如果长时间忍饥挨饿,你的身体会错误地认为你食物匮乏,那么储备脂肪的能力就会变得更强。因此,忍饥挨饿的时间越长,体重越难减下去,而且反弹得越厉害。

    2.怎么调整我们的饮食态度呢?有两个建议:

    第一,注重食物的味道。我非常笃信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的味蕾是我们身体最好的导师,它知道我们身体需要什么。如果觉得一个食物特别好吃,往往代表身体需要这个食物。如果某段时间特别想吃某样东西,也代表我们的身体可能需要这样的东西。所以,要做到尊重自己的健康,我们要忠实于自己的味蕾,选择一些我们觉得好吃的东西。

    第二,注意食物的质与量。采取中庸之道,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比如,拿一个盘子把它分成两部分:一半放谷类等碳水化合物,当然,我指的并不是大米和白面,也可以是一些粗粮,像小米、红薯、燕麦;另一半盘子把它再分成两部分,其中三分之二放蔬菜和水果,三分之一放肉类等蛋白质。如果按照这种配比,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口味搭配不同食材,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饮食结构。

    3.把锻炼变得日常化。在这一点上,我想提一下俞敏洪老师。

    有人问:“俞老师,您今年都60岁了,怎么能保持这么旺盛的工作精力和健康的体态呢?”

    俞老师说:“我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走15000步,但有时工作太忙了。怎么办呢?我在办公室每隔一个小时就站起来没有任何规律地、胡乱地扭动身体。”

    虽然看起来有点滑稽,但在这种运动过程中,他疏络了经脉,让气血运行得更好。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把锻炼和日常结合在了一起。

    读书感悟:

    1.规律饮食,不喜欢的食物就不吃,专心吃不看手机,细细感知食物的味道。

    2.注意营养搭配,各类食物有一点,不暴饮暴食。

    3.注意锻炼,开始锻炼打卡。

  • 都快重回3000点了,钱还没回来

    都快重回3000点了,钱还没回来

    都快重回3000点了,钱还没回来

    都快重回3000点了,钱还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