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1chigua

  • 这个月的读书计划

    这个月还是有读书的计划,计划读一本,一本是底线。读3本的可能性不大…

    读书这件小事应该坚持下去。

    现在忏悔一下昨天睡前居然又刷了手机,这件事要再反思反思。

    自己是成年人,已经反思很多遍了,多余的话无需多言,自己再去反思吧。

    有时候看见他们一天都不出门,不停的刷手机,好长时间身体连动一下都不带动。自己在想:刷手机不是不可以,一天都这样,人受得了嘛?精神状态不会出问题?

    放在自己身上,如果真的让自己一天只刷手机,可能身体状态更差,能够遇见的:头痛,恶心,精神状态差,欲吐感,头晕目眩…

    凡事都要有度,所以也无需对自己要求太严格。只要自己对自己满意就行了。

    笑来老师在月末分享上,介绍了一本书《build》,已经拿到了电子版的。后面有空了读两句,有空了读两段,读完这本书应该不难。

    即使再难,只要慢慢的往前走,书的页数是有限的,读一页可能少一页,读完是早晚的事。

  • 为什么上班久了,越来越不想上班?

    现在你就从工位站起来,往四周看。

    除了工作还愿意跟他多说一句话的人,能找到哪怕一个吗?

    为什么找不到呢?

    因为你觉得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工作的机器,除了配合工作,你们之间再无交集。

    当然了,你也不必为此而自责,毕竟人家也没把你当人。

    周围同事把彼此当工具,领导更是把你们都当工具。

    对于他而言,这些员工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去实现他的KPI。

    那么领导就不是工具了吗?

    很不幸,在老板眼中,他也是工具,是帮助老板赚钱的工具。

    那么老板总该是人了吧?

    以我创业多年的经验看,即便是公司合伙人,依然还是工具,只不过我们是投资人的工具。

    我们只是帮助他们把公司做大上市,帮他们退出赚钱的工具。

    那么投资人呢,他们是真正的人吗?

    以我跟诸多投资人打交道的经验看,他们也是工具,是出资人的工具。

    当然他们根本不在乎出资人的“人”,他们只在乎出资人的“资”。

    所以说到底,他们是资本的工具。

    包括那些出资人在内,大家想的全都是如何让钱生钱,如何让资本升值。

    至于人,那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这就叫“资本”,以资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康德在解释“绝对命令”时曾给出过三个基本原则。

    其中一条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是目的,而非手段”。

    那么看看你周围的人,哪一个把人当作目的,哪一个做事是为了人?

    很难找到一个。

    大家做事都是为了钱,而人恰恰成了手段。

    连接人与人的不再是“情”,而只是单纯的“钱”。

    你跟钱产生了联系,他也跟钱产生了联系,你们可以协作赚钱,于是你们俩之间才有了联系。

    当有一天,你赚钱不再需要他,就会弃之如敝履,从此萧郎是路人

    在职场上,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不光你这么看,其他人也都这么看。

    但是跳出来想一想,自己周围全是机器,竟没有一个真正的“人”,难道你不觉得很可怕吗?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想要逃离职场,本质上他们是想逃离资本对自己的异化。

    不想上班,说明你还保留着人最基本的意识,本能地防抗异化

    好消息是,你是正常人。

    只不过,这其中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弱者,他们发觉自己不舒服,不想上班,有了消极情绪。

    同时,又觉着自己太弱小,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而是应该由别人帮自己解决。

    没人帮他解决,他就撒泼打滚,一哭二闹三上吊,总之我弱我有理。

    他们的信条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自己下意识逃避问题,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自己过不好,全是别人不对,别人应该给他钱,给他买房买车娶老婆。

    如果别人做不到,那一定都是他们的错。

    他们可能忘了,过了婴儿期,闹得厉害不仅没有奶,还会有大嘴巴子。

    知道被现实抽了一遍又一遍,抽麻木了,最后沦为行尸走肉。

    另一种是强者,他们知道成年人的世界,不相信眼泪。

    所有问题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问题,“我要如何做?”

    当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他们会不停试错。

    水滴石穿,量变质变,他们会一次有一次突破自己。

    这又给了他们信心,既然做到过,就相信自己还可以再努力试试。

    长此以往,强者愈强,以至于打破异化,让资本为其所用。

    接下来也会帮助弱者,让他们成为强者。

    见识过强者的弱者,会成为第一批被转化的对象,因为他们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强者。

    没见识过,但相信强者存在,并且回来拯救自己的,会成为第二批。

    第三批会是谁呢?

    是那些巴普洛夫的狗。

    他们虽然麻木,但胜在听话,当强者转变机制,他们也会被裹挟着进入新的机制。

    而最难转化的,恰恰是既没见识,又自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群垃圾人。

    他们的内心充斥着垃圾,除了喷,再也做不了任何事。

    如同那些哭上了头的熊孩子,人家拿糖给他,他都已经看不到了,因为入戏太深,已经忘了自己想要糖,变成了为了哭而哭。

  • 摆烂太久天赋会被收走的

    摆烂太久导致天赋被收走是一个流行的说法,但它实际上更多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而非真实的科学理论。天赋不会像一项财产一样被收走或丧失,因为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或资源。下面我将解释一下这个说法可能的原因:

    1. 失去锻炼和发展机会: 当一个人长期摆烂、懈怠或不努力时,他可能会失去锻炼和发展自己的天赋的机会。天赋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实践、学习和挑战,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没有积极地投入到相关的活动中,他的天赋可能会变得迟钝或退化。
    2. 社会和环境因素: 天赋的发展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的社会环境中,或者缺乏受到激励和支持的机会,他的天赋可能会受到限制或抑制。因此,长期摆烂可能导致一个人失去了发展天赋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3. 心态和态度: 长期摆烂可能反映了一个人的消极心态和态度。积极的心态和态度对于发展天赋至关重要,而消极的心态和态度则可能阻碍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如果一个人长期保持消极的心态和态度,他可能会逐渐丧失对天赋的自信和信心,从而影响了天赋的发展。

    虽然说法中提到的“被收走”可能并不准确,但长期摆烂确实可能导致天赋的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因此,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态度,努力发展自己的天赋,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 短视频平台流量背后的本质

    在短视频平台,流量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

    你讲沐足,你不能只讲沐足,你得讲你跟技师的爱恨情仇纠错,你才会有流量;

    你开驾校,想让更多人知道你的驾校,你拍一大堆练车的视频,没人看;如果跟闻神一样,在驾校跳个舞,再加个文案,流量就有了;

    其实流量的本质还是人性,人性没有对错和善恶之分;人性是人的本质,也是一种规律,就好像一年四季一样;

    我们都要去了解规律,敬畏规律,遵循规律,适应规律,利用规律;

    其实就是八个字:适(应)者生存,利(用)者优胜。

  • 蛋仔赚未成年的钱,等造成极大影响了估计要被反噬

    “《元梦之星》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款游戏,还具有偏社交的成分,这本身是我们的大本营阵地,肯定要全力以赴,要所有业务结合、探索共同发展。”马化腾于 1 月 29 日腾讯年会上的表态,足见《元梦之星》承载着公司下一个“王者”的野望。

    一款派对游戏何以使腾讯如此重视?

    虎嗅认为,腾讯的格局早已不再囿于一家游戏公司的视野,《元梦之星》之所以被上升到集团战略,更大程度上是某种趋势、势能正在松动整个腾讯未来的发展通道——《蛋仔派对》套着游戏的皮通过 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原创生成内容)生态撬动年轻市场,使腾讯过去建立的稳定性在内容与渠道博弈过程中正在松动,故而《元梦之星》不再局限于单一游戏品类卡位,腾讯押注的是下一代社交场景。

    按理说,《蛋仔派对》跑出的大 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轻社交特性恰恰符合腾讯过往的游戏产品路径和流量优势;但游戏营销最火热的寒假春节档过后,《元梦之星》和《蛋仔派对》的差距正在悄然拉开。

    用户层面,网易官宣《蛋仔派对》除夕 DAU 突破 4000 万,《元梦之星》尚未公布春节期间 DAU 数据;但两者却在收入端拉开了差距——据点点数据,截至 2 月 15 日,《蛋仔派对》在中国 App Store 端近 30 天总收入约 1.44 亿元,而《元梦之星》的总收入约 6155 万元。

    https://m.huxiu.com/chart/1.html?data=%7B*type*%3A*basicsLine*%2C*data*%3A%5B%5B*%E5%85%83%E6%A2%A6vs%E8%9B%8B%E4%BB%94%E6%98%A5%E8%8A%82%E6%9C%9F%E9%97%B4%E5%8D%95%E6%97%A5%E6%94%B6%E5%85%A5%E5%AF%B9%E6%AF%94*%2C*1-15*%2C*1-18*%2C*1-21*%2C*1-24*%2C*1-27*%2C*1-30*%2C*2-02*%2C*2-05*%2C*2-08*%2C*2-11*%2C*2-13*%2C*2-15*%5D%2C%5B*%E5%85%83%E6%A2%A6%E4%B9%8B%E6%98%9F%E6%94%B6%E5%85%A5*%2C*299391*%2C*192519*%2C*217581*%2C*171981*%2C*427310*%2C*237806*%2C*299218*%2C*297760*%2C*210242*%2C*295733*%2C*229933*%2C*179117*%5D%2C%5B*%E8%9B%8B%E4%BB%94%E6%B4%BE%E5%AF%B9%E6%94%B6%E5%85%A5*%2C*334159*%2C*340688*%2C*308402*%2C*330157*%2C*767804*%2C*552301*%2C*387447*%2C*404463*%2C*457504*%2C*1718753*%2C*1575381*%2C*993632*%5D%5D%2C*hang*%3A2%2C*lie*%3A12%2C*title*%3A*%E5%85%83%E6%A2%A6vs%E8%9B%8B%E4%BB%94%E6%98%A5%E8%8A%82%E6%9C%9F%E9%97%B4%E5%8D%95%E6%97%A5%E6%94%B6%E5%85%A5%E5%AF%B9%E6%AF%94*%2C*showTitle*%3Atrue%2C*showLineLable*%3Afalse%2C*lineIsCurve*%3Atrue%2C*twoDecimalPlaces*%3Afalse%2C*splitScreen*%3Afalse%2C*yAxisMainName*%3A*%E6%94%B6%E5%85%A5*%2C*yAxisMainUnits*%3A*%E7%BE%8E%E5%85%83*%2C*id*%3A*-598934dc*%2C*product*%3A*huxiu*%7D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仅 App Store 端)

    对此,接近腾讯 IEG 人士表示,“部分原因是《元梦之星》并未展开大力度商业化拉收,现阶段收入还不是《元梦之星》的发力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寒假春节档《和平精英》营收增速接近 7%,《王者荣耀》营收实现近 5% 的增速,足见游戏核心用户群稳固。以《王者荣耀》为例,一月共推出 18 款新皮肤,明显多于以往,且春节前全面放开《王者荣耀》的抖音直播权限,抖音平台引流带来用户增量和回流效果,新增用户和新皮肤共同推动了收入增长。

    抛开上述考量,《元梦之星》和《蛋仔派对》之所以在收入端拉开差距,部分原因还在于用户 ARPU 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个用户平均收入)的差异。据三方数据显示,《蛋仔派对》用户对付费道具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更高,ARPU 值稳定在 35 元左右,而元梦的 ARPU 值约在 10~17 元之间。

    对此,有资深游戏从业者认为,《元梦之星》合家欢定位瞄准全年龄层理应表现高于《蛋仔派对》的ARPU 值,但《蛋仔派对》更能满足垂直受众、吸引派对核心用户喜爱,其在广告投放、流量倾斜、引流效果方面表现反而更优秀。按照这种趋势推测,2024 年《蛋仔派对》优势会进一步凸显,进而在市场占有率、营收上与《元梦之星》拉开差距。

    腾讯低估了蛋仔

    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曾对外表示,腾讯擅长(突破)玩法,并认为这是行业主要推动力,能拓展用户盘;但“玩法突破并不常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更多内容填充。在内容驱动方面,米哈游已经给行业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要学习这一点。”

    如今看来,网易又给腾讯上了一课。

    《蛋仔派对》自 2022 年 5 月上线蓄势,2023 年通过 UGC 机制和短视频迅速崛起,一跃成为游戏圈年度黑马,并引爆了派对赛道。

    第三方数据显示,2022 年 12 月 23 日起《蛋仔派对》不仅登顶 iOS 端游戏下载榜,更在 App Store 游戏免费榜霸榜长达两个月,2023 年春节期间《蛋仔派对》收入曾一度超过《原神》,仅次于《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网易亦在 2022Q4 财报电话会议透露,《蛋仔派对》在 2023 年春节期间取得指数级增长,DAU 突破 3000 万。

    即便《蛋仔派对》占尽先发优势,但腾讯在派对赛道早有布局,其投资的 Epic Games 于2021 年收购了《糖豆人》开发商 Mediatonic 的母公司 Tonic Games Group;其投资的所思科技做出过登顶 Steam 全球期待榜的《猛兽派对》;其还与任天堂合作引进 Switch 和《马力欧卡丁车8豪华版》《超级马力欧派对》等派对游戏。

    https://m.huxiu.com/chart/1.html?data=%7B*type*%3A*horizontalStackedBar*%2C*data*%3A%5B%5B*%E5%85%83%E6%A2%A6%E4%B9%8B%E6%98%9Fvs%E8%9B%8B%E4%BB%94%E6%B4%BE%E5%AF%B9%E7%94%A8%E6%88%B7%E6%9E%84%E6%88%90*%2C*%E8%9B%8B%E4%BB%94%E6%B4%BE%E5%AF%B9*%2C*%E5%85%83%E6%A2%A6%E4%B9%8B%E6%98%9F*%5D%2C%5B*00%E5%90%8E*%2C*27.67*%2C*22.53*%5D%2C%5B*90%E5%90%8E*%2C*35.51*%2C*28.12*%5D%2C%5B*80%E5%90%8E*%2C*29.41*%2C*30.11*%5D%2C%5B*70%E5%90%8E*%2C*6.1*%2C*15.94*%5D%2C%5B*%E5%85%B6%E4%BB%96*%2C*1.31*%2C*3.3*%5D%5D%2C*hang*%3A5%2C*lie*%3A2%2C*title*%3A*%E5%85%83%E6%A2%A6%E4%B9%8B%E6%98%9Fvs%E8%9B%8B%E4%BB%94%E6%B4%BE%E5%AF%B9%E7%94%A8%E6%88%B7%E6%9E%84%E6%88%90*%2C*showTitle*%3Atrue%2C*showLineLable*%3Atrue%2C*lineIsCurve*%3Afalse%2C*twoDecimalPlaces*%3Afalse%2C*splitScreen*%3Afalse%2C*aAxisMainName*%3A*%E5%8D%A0%E6%AF%94*%2C*aAxisMainUnits*%3A*%25*%2C*id*%3A*5547ac39*%2C*product*%3A*huxiu*%7D

     DataEye(《元梦之星》)与QuestMobile (《蛋仔派对》)测算两款游戏用户构成

    有从业者向虎嗅表示,天美之前想过与《蛋仔派对》进行直接竞争,但《蛋仔派对》用户集中在低龄 + 女性群体,碍于种种考虑(或担心未成年合规风险),这部分用户反而在《元梦之星》上线初期被弱化,最终定位至一款“合家欢游戏”,瞄准全用户群体、全圈层覆盖——此举无疑是给自己留台阶,如果《元梦之星》打不动《蛋仔派对》的核心用户盘,还有差异化受众。

    深入分析三方数据会发现,《蛋仔派对》用户主模式花费时间更长,日均局数接近 2.6 局;《元梦之星》日均局数 2.33 局,其中约 20% 时长集中在非核心地图上——可见,蛋仔用户更偏向休闲的主娱乐模式,而元梦用户偏向非核心玩法中消耗时长、更偏中度。

    《元梦之星》虽然仅上线两个多月,却是至关重要的两个节点:一是游戏上线首月,二是游戏营销看重的寒假春节档,或将成游戏转折点(蛋仔便是 2023 年春节档完成逆袭)——但与蛋仔步入常态化竞争(从买量营销到联动代言)以来,腾讯举集团之力硬捧的元梦并未表现出反超蛋仔的迹象。

    https://m.huxiu.com/chart/1.html?data=%7B*type*%3A*basicsBar*%2C*data*%3A%5B%5B*%E5%85%83%E6%A2%A6%E4%B9%8B%E6%98%9Fvs%E8%9B%8B%E4%BB%94%E6%B4%BE%E5%AF%B9%E6%98%A5%E8%8A%82%E6%94%B6%E5%85%A5%E5%AF%B9%E6%AF%94*%2C*1-15*%2C*1-18*%2C*1-21*%2C*1-24*%2C*1-27*%2C*1-30*%2C*2-02*%2C*2-05*%2C*2-08*%2C*2-11*%2C*2-13*%2C*2-15*%5D%2C%5B*%E5%85%83%E6%A2%A6%E4%B9%8B%E6%98%9F%E6%94%B6%E5%85%A5*%2C*299391*%2C*192519*%2C*217581*%2C*171981*%2C*427310*%2C*237806*%2C*299218*%2C*297760*%2C*210242*%2C*295733*%2C*229933*%2C*179117*%5D%2C%5B*%E8%9B%8B%E4%BB%94%E6%B4%BE%E5%AF%B9%E6%94%B6%E5%85%A5*%2C*334159*%2C*340688*%2C*308402*%2C*330157*%2C*767804*%2C*552301*%2C*387447*%2C*404463*%2C*457504*%2C*1718753*%2C*1575381*%2C*993632*%5D%5D%2C*hang*%3A2%2C*lie*%3A12%2C*title*%3A*%E5%85%83%E6%A2%A6%E4%B9%8B%E6%98%9Fvs%E8%9B%8B%E4%BB%94%E6%B4%BE%E5%AF%B9%E6%98%A5%E8%8A%82%E6%94%B6%E5%85%A5%E5%AF%B9%E6%AF%94*%2C*showTitle*%3Atrue%2C*showLineLable*%3Atrue%2C*lineIsCurve*%3Afalse%2C*twoDecimalPlaces*%3Afalse%2C*splitScreen*%3Afalse%2C*yAxisMainName*%3A*%E6%94%B6%E5%85%A5*%2C*yAxisMainUnits*%3A*%E7%BE%8E%E5%85%83*%2C*id*%3A*3e5bade*%2C*product*%3A*huxiu*%7D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即便腾讯在社交流量和 IP 储备方面具有优势,但网易《蛋仔派对》已完成市场格局的跑马圈地,且部分用户心智已经形成,其之于派对游戏正成为现象级 IP——面对如此局面,《元梦之星》与《蛋仔派对》贴身肉搏,即便腾讯举集团之力投入资源、联动所有能调动的渠道、平台捧场,但本轮派对大战的竞争,腾讯难以复现吃鸡大战后来居上的戏码。

    将时间指针拨回 2017 年,PUBG 爆火时网易抢先上线了《荒野行动》,但腾讯却靠《和平精英》笑到了最后。

    复盘腾讯能在吃鸡大战胜出的原因有三点:首先,社交竞技类游戏契合腾讯基于微信、QQ 的流量属性和社交关系链,腾讯吃鸡手游上线在春节前后,假期线上开黑需求激增;其次,网易的《荒野行动》上线时间较短,用户关系链尚未沉淀,用户弃游沉没成本不高;最后,腾讯拥有正版端游 IP,为吃鸡游戏赢得了更多的用户和关注。

    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吃鸡大战时《和平精英》迅速在用户侧建立起规模效应,用户诉求在于能快速与朋友组队并匹配水平相当的对手进行游戏;如今派对大战中,《蛋仔派对》已由单款游戏向平台产品进化,《蛋仔派对》内容生态的海量资源、优质地图、主播正持续产生口碑和品牌影响力,通过良性的飞轮循环充分扩大 UGC 势能。

    所以,按照《元梦之星》上线两个多月的表现来看,别说重现 2018 年“吃鸡大战”后来居上的戏码,能维持住局势已属不易。

    虎嗅认为,《蛋仔派对》用户壁垒主要有两方面:

    • 一是用户年龄层之间的差异:蛋仔用户主要集中在学生及女性用户,大学生群体渗透较高,相比之下,《元梦之星》的用户年龄层更泛化;仅 11% 月活跃用户同时玩 《蛋仔派对》和《元梦之星》(据 Questmobile 于 2024 年 1 月数据);
    • 二是两款产品买量争抢是必然选择,《元梦之星》无论想撬动蛋仔玩家还是覆盖新人群都面临巨大挑战,这种情况下《元梦之星》买量留存便越发重要——以腾讯能力做个 3000 万 DAU 派对产品并非不可实现,但这是高投入和资源覆盖、不可能一直持续,若 ROI 无法回正买量难以维系成持久战。

    问题还在于,《蛋仔派对》已经成功验证派对的主力军正是学生群体,且蛋仔靠内容流量起家,对于用户模型和内容偏好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形成了较稳固的核心用户盘——《元梦之星》于 2023 年 12 月 15 日上线时,网易《蛋仔派对》已完成“双亿成就”,即 MAU(Monthly Active User,月活跃用户)突破 1 亿 + 地图总数累计 1 亿张,且拥有超 5 亿注册用户和 3000 万 DAU。

    于是,《元梦之星》只能拉大与其差异性、积极尝试核心玩法的创新,例如元梦最近主推狼人杀、射击 PVP 和 PVE,弱化竞速主玩法、高频更新副玩法,可见其目标是向玩法杂糅的“QQ大厅”发展,以吸引更多外延用户。

    对此,一位游戏分析师分析称,腾讯已陷入思维定式,一定要搞大 DAU,任何可能变“大”的东西都去 All in 一下,跟产品本身质量没关系。

    “元梦作为一款游戏实际比蛋仔好玩,但再好玩也没用,同一平台的爆款几乎不可复制。当年吃鸡大战因为不同产品上线时差短,还有得抢;现在国内派对游戏的种子用户被蛋仔先占了一年,学生群体传播圈早已稳固,这时候再去吃边际人群根本没用,拿剩余资源铺线下也是同样的问题。”

    UGC何以成为胜负手?

    回溯《蛋仔派对》的崛起轨迹,2022 年 5 月上线火了一周后便下滑至 App Store 畅销榜 200 名开外,转折始于两个月后 UGC 编辑器被放至一级入口,其在短视频的首轮爆发彻底盘活抖音等新社交平台的传播;待 2023 年春节档狼人杀玩法及各类新地图上线,UGC 生态反哺《蛋仔派对》一路逆袭成年度游戏黑马。

    “派对游戏(party games)只是一个概念,或者说只是个容器,这里面应该有哪些玩法并没有标准。从它的定义出发,适合大家在一起玩的都可以纳入其中,派对赛道外延很大、必然扩容,需要不断去挖掘。”一位游戏制作人向虎嗅说道。

    按照中信建投证券分析,派对游戏本质是轻度多人竞技,门槛低、会裂变传播,易诞生现象级大 DAU 产品;而国内休闲游戏触达用户已超 8 亿,派对游戏供给仍少,所以其是手游细分的蓝海赛道。

    而且,按照汇丰券商预测,《蛋仔派对》强大的 UGC 生态系统(2000 万内容创建者,每秒生成 3.8 张新地图)和持续推广,会在短期内保持其领导地位。

    急得腾讯第一阶段就豪掷 14 亿用于游戏生态孵化,其中 10 亿用来扶持 UGC 创作——因为腾讯想要后发制人,UGC 地图已是绕不开的赛点;且为了借力,腾讯还攒局抖音、快手、B站、斗鱼、虎牙、小红书、微博等平台一起搞“星梦合伙人”,足见腾讯之于元梦的重视。

    https://m.huxiu.com/chart/1.html?data=%7B*type*%3A*basicsLine*%2C*data*%3A%5B%5B*%E5%85%83%E6%A2%A6%E4%B9%8B%E6%98%9Fvs%E8%9B%8B%E4%BB%94%E6%B4%BE%E5%AF%B9%E5%AF%92%E5%81%87%E6%98%A5%E8%8A%82%E6%A1%A3%E4%B8%8B%E8%BD%BD%E9%87%8F%E5%AF%B9%E6%AF%94*%2C*1-15*%2C*1-18*%2C*1-21*%2C*1-24*%2C*1-27*%2C*1-30*%2C*2-02*%2C*2-05*%2C*2-08*%2C*2-11*%2C*2-13*%2C*2-15*%5D%2C%5B*%E5%85%83%E6%A2%A6%E4%B9%8B%E6%98%9F%E4%B8%8B%E8%BD%BD%E9%87%8F*%2C*190122*%2C*126397*%2C*127302*%2C*77079*%2C*87316*%2C*92931*%2C*158267*%2C*96359*%2C*177740*%2C*213054*%2C*185623*%2C*104187*%5D%2C%5B*%E8%9B%8B%E4%BB%94%E6%B4%BE%E5%AF%B9%E4%B8%8B%E8%BD%BD%E9%87%8F*%2C*224107*%2C*242986*%2C*241391*%2C*108446*%2C*107655*%2C*189003*%2C*108299*%2C*242836*%2C*240941*%2C*240797*%2C*239149*%2C*239367*%5D%5D%2C*hang*%3A2%2C*lie*%3A12%2C*title*%3A*%E5%85%83%E6%A2%A6%E4%B9%8B%E6%98%9Fvs%E8%9B%8B%E4%BB%94%E6%B4%BE%E5%AF%B9%E5%AF%92%E5%81%87%E6%98%A5%E8%8A%82%E6%A1%A3%E4%B8%8B%E8%BD%BD%E9%87%8F%E5%AF%B9%E6%AF%94*%2C*showTitle*%3Atrue%2C*showLineLable*%3Afalse%2C*lineIsCurve*%3Atrue%2C*twoDecimalPlaces*%3Afalse%2C*splitScreen*%3Afalse%2C*yAxisMainName*%3A*%E4%B8%8B%E8%BD%BD%E9%87%8F*%2C*yAxisMainUnits*%3A*%E4%B8%AA*%2C*id*%3A*-41f580a3*%2C*product*%3A*huxiu*%7D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仅 App Store 端)

    可一款游戏自身努力固然重要,也要考虑市场红利的加持——相比 B 站、斗鱼、虎牙、快手、QQ、微博等平台,抖音无疑才是引爆《蛋仔派对》的关键阵地。

    首先,抖音的流量优势与娱乐基调,再加上年轻用户基数和全民化短视频浪潮,天然适配休闲游戏生长;其次,短视频和直播可以展示玩家创作的玩法和有趣的派对场景,UGC 机制带来的效果在可玩性价值与游戏寿命方面是最明显的,与派对游戏的社交性质相契合。

    当然,《蛋仔派对》能成功击穿 00 后群体,也赌中了“天时地利”:

    • 一方面,《蛋仔派对》拿出了高品质美术设计,叠加其轻松休闲的游戏节奏、强互动的游戏社交玩法(可挑战竞速、团队多种主题关卡,同时糅合双人合作&对抗、非对称竞技等玩法),掳获了不少年轻玩家的心——这些游戏场景对于注重自我表达,有更强群体认同感的 00 后而言,无疑是一种新的“社交货币”。
    • 另一方面,《蛋仔派对》衍生出的 UGC 系统极大地拓宽了游戏探索边界,不仅为玩家提供了自由创作关卡、自制地图的便捷性,还充分调动玩家的创意碰撞和更多二创内容出圈。

    要知道,游戏行业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解决产品内容生产与消耗之间的矛盾:

    • 首先是 PVP 机制,即玩家之间形成合作与对抗,不完全依靠官方内容互动,例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竞技类游戏;
    • 其次是增加随机性,通过引入各种随机变量使每次游玩体验不同,例如高重玩性的 Roguelike 类游戏;
    • 最后是 UGC 机制,让玩家参与制造更多游戏机制与玩法,从而解决内容生产与消耗之间的矛盾,延长游戏生命周期。

    如今,《蛋仔派对》由一款派对游戏变成以游戏内容分发为主、逐步向平台型产品进化——用户使用体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每天打开游戏玩几局变成看看新玩法或新地图,彻底解决了游戏内容生产与消耗之间的矛盾。

    这背后派对游戏还有一个明显变化,之前整个行业是休闲和棋牌等轻度游戏完成用户教育,然后重度游戏完成收割,现在整个逻辑不太一样了——也可以把轻度游戏做得重完成收割,就像休闲派对游戏原本是低粘性游戏,但蛋仔的玩法丰富度和整个游戏越做越复杂,休闲派对也可以像重度游戏靠齐。

    有鉴于此,《元梦之星》上线后也沿袭了《蛋仔派对》的生长路径——DataEye-ADX 显示,元梦上线首月投放渠道中,穿山甲联盟(抖音投流渠道)占比最高近 40%,腾讯还放开“王者一哥”张大仙入驻抖音直播《元梦之星》,观看人次超 6000 万,点赞数超 12 亿。

    https://m.huxiu.com/chart/1.html?data=%7B*type*%3A*horizontalBar*%2C*data*%3A%5B%5B*%E5%85%83%E6%A2%A6vs%E8%9B%8B%E4%BB%94%E6%98%A5%E8%8A%82%E5%8D%95%E6%97%A5%E4%B8%8B%E8%BD%BD%E9%87%8F*%2C*1-15*%2C*1-18*%2C*1-21*%2C*1-24*%2C*1-27*%2C*1-30*%2C*2-02*%2C*2-05*%2C*2-08*%2C*2-11*%2C*2-13*%2C*2-15*%5D%2C%5B*%E5%85%83%E6%A2%A6%E4%B9%8B%E6%98%9F%E4%B8%8B%E8%BD%BD%E9%87%8F*%2C*190122*%2C*126397*%2C*127302*%2C*77079*%2C*87316*%2C*92931*%2C*158267*%2C*96359*%2C*177740*%2C*213054*%2C*185623*%2C*104187*%5D%2C%5B*%E8%9B%8B%E4%BB%94%E6%B4%BE%E5%AF%B9%E4%B8%8B%E8%BD%BD%E9%87%8F*%2C*224107*%2C*242986*%2C*241391*%2C*108446*%2C*107655*%2C*189003*%2C*108299*%2C*242836*%2C*240941*%2C*240797*%2C*239149*%2C*239367*%5D%5D%2C*hang*%3A2%2C*lie*%3A12%2C*title*%3A*%E5%85%83%E6%A2%A6vs%E8%9B%8B%E4%BB%94%E6%98%A5%E8%8A%82%E5%8D%95%E6%97%A5%E4%B8%8B%E8%BD%BD%E9%87%8F*%2C*showTitle*%3Atrue%2C*showLineLable*%3Atrue%2C*lineIsCurve*%3Afalse%2C*twoDecimalPlaces*%3Afalse%2C*splitScreen*%3Afalse%2C*id*%3A*5fd45c37*%2C*product*%3A*huxiu*%7D

    数据来源:点点数据

    不过,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元梦之星》凭借主播造势 + 买量冲榜的起手垒出了漂亮的市场曲线,但这种数据繁荣并非市场选择,更像一场人为的“揠苗助长”:

    • 一方面,《元梦之星》用户主要通过腾讯各个平台引流而来,很大一部分仅为体验或尝鲜,更多是泛用户而非垂直玩家,难以培养忠诚度、稳固用户盘,导致用户付费率不高;
    • 另一方面,《元梦之星》处于上线初期,一些内外部 IP 联动带来的用户仅为获取联动皮肤或福利下载游戏,次日、七日留存及活跃时长、付费率偏低。

    对此,有行业人士认为,元梦体现出 IEG 战略层面的慌乱,以及针对蛋仔的应激焦虑——《王者荣耀》至今运营超 8 年,《和平精英》上线也近 5 年,整个 IEG 却迟迟拿不出接棒的新爆款,且 2020 年《原神》引领的二次元潮流、2023 年初《蛋仔派对》引领的派对潮流,腾讯都在被动跟随。

    连马化腾都在 1 月 29 日年会上痛批游戏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过去一年,我们受到了很大挑战,新生代游戏公司层出不穷,从玩法类到内容类的转变,我们一时无所适从,友商不断产出新品,我们就好像毫无建树的感觉。”

    眼下,网易正通过《蛋仔派对》进一步加强威慑,留给整个腾讯游戏的挑战越发严峻了。

  • 为什么理发店里,见不到女Tony?

    发廊里的女Tony都去哪了?

    一次偶然间的理发经历,让我对女发型师这个群体产生了好奇。和以往的理发体验不同,从她为我戴上围布起,整个服务过程都非常松弛舒适,我收获了一个特别满意的新发型。

    和朋友兴奋地聊起这位女发型师时,她却问:“啊,那你有没有叫他们换人?”

    这似乎是不少人对女性发型师的态度:越是很少见到,越是质疑她们的理发水平。面对这种“特殊性”,人们沿用着对男发型师的调侃,也为她们起了一个统称,女Tony。

    但明明在十几年前,街头巷尾的社区店里,女理发师随处可见,那些姐姐、阿姨,一寸一缕地修剪着中国人的头发。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们如同被打薄的头发一样,渐渐消失了。

    曾经在行业中举足轻重的女发型师,为何在今天成为难得一见的“独苗”?当一位女性选择拿起发剪,站在镜子前,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她需要迈过怎样的偏见,又拥有怎样的优势?

    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几位女发型师聊了聊,以下是她们的讲述。

    一、“做发型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Nori,从业1年半,成都

    成为发型师之前,我已经在职场中打拼了十年。做过互联网品牌运营,有自己的香氛品牌,同时也在做家居自媒体博主和摄影设计。

    我本身就是一个喜欢折腾头发的人,和发型师沟通自己的设计观点时,他们甚至都以为我是同行。机缘巧合之下,我惊喜地发现自己过去十年积累的沟通、营销、获客、设计、运营等职业技能都与发型师所需的技能相通。恰逢近年来所在的行业竞争激烈,我便产生了转换赛道的想法。

    Nori用公仔头进行发型裁剪练习。(图/受访者供图)

    转行时我是33岁,行业中的同龄人都已经成为行业中的“老师傅”了。我没有时间和比我小十几岁的同行们一样从打杂开始熬,只能选择金钱成本更高,但学习时间短的成人教育。

    目前国内美发行业的培训相对碎片化,我跟着不同的老师上3到15天不等的技能专题课程,也曾专门飞到韩国求学。用网上购买的课件和录像资源自学、拿着假人头跟着发型设计书练习也已经是我的常态。

    Nori将自己曾经看过的书制成书单,希望给其他大龄转行的同行们一个参考。(图/@Nori)

    除了认真上课,准备工具我也花费了不少心思。求职时,门店只会提供工位,而动辄成百上千元的剪刀、梳子、吹风机、卷发棒、直发棒,包括发夹、精油、发蜡等造型产品都是发型师自己购买的。

    说实话,不停迭代、更新这些工具耗材,不比我玩摄影时换镜头、配件来得便宜。

    粗略算下来,半年多的学习时间里我积累了300个线下课时,加上各种前置成本,在工作前我已经花出去将近4万元了。

    Nori目前常用的工具尚不算贵,但发型师水平达到一定等级之后,使用几万块一把的剪刀实属正常。(图/受访者供图)

    2023年初春,我开始租赁场地,向预约制的客户提供服务。我记得我的第一位顾客,只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我的自我介绍和发型分享,对我的审美产生了信任,于是穿着睡衣就来找我剪头发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仍十分感激。在国内的美发行业仍是以男性发型师为主导的当下,女性发型师往往处于一个不被信任,甚至被排挤的位置。学习时,班里的男女比例就已经严重失衡;工作中,男发型师们抱团排挤女同事,男性顾客,甚至是女性顾客拒绝女发型师为其服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正因如此,首位客人对我无条件的信任更显珍贵,这也成了直到今天我不断精进技术、展现自我的动力。

    今年年初,我终于通过面试入驻了一家商业门店。同行们提醒我,全职工作后,这个职业不那么令人快乐的一面才会真正显现。但我相信,只要我专注地攻克技术,服务好客人,我一定可以在这条职业道路上走得很远。

    二、“美发师,曾经是个光荣的职业”

    阿燕,从业42年,广州

    我入行时16岁,赶上了美发行业刚刚兴起的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的理发店供不应求,我读书不好,也没有一技之长,想着理发师算是个新兴行业,正好家里有一位表姐开了个美发店,我就在她的店里帮工。

    做学徒时,我一个月只赚30元,比最低工资还要再低一半。说是做美发师学徒,但我每天都忙得昏天黑地,根本没有真正“学习”的时候,只能在拖地、洗毛巾、洗头的间隙,悄悄观察师父的操作。

    没办法,这就是这行的规矩,师父几乎不会专门教导,能允许我“偷看”就不错了。师父说,如果这样看了还学不会,就别干了。

    我用了3年全年无休的时间,边打杂边学会了基础的剪工、吹发、烫头,甚至还学会了续发、晚装发髻等高级技能,然后花100块钱考了一个初级美发师证,持证上岗。

    20世纪90年代初,女孩子做美发师其实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亲戚们听到我“可以为人服务,为人带来美丽”,都觉得非常光彩。

    但到了2000年,行业中的个别分子做了些不干不净的事情,让整个行业的女美发师都跟着被人看不起。

    原来有些客人看到我是个年轻女孩子,还会特别亲切地叫我:“小妹,你来给我剪试试!”后来有些顾客看到我是女的,就避之不及地说不剪了。有些人看到店里有女理发师,压根不会进来。

    长辈给我介绍对象时,对方一听说是女理发师都连连摆手。直到前几年踏入50岁,我才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

    想想也觉得挺可笑的,明明我的技术比那么多刚入行的小子们都好,也是在认认真真地讨生活,有人却单纯因为我的性别和被固化的刻板印象与我错过,这又何尝不是他们的损失?

    阿燕的店铺只有两个工位,但已经接待过上万个顾客。(图/牧羊 摄)

    我自己开店已经17个年头,少说也为几万人剪过头发,大部分是回头客。有些年轻顾客在我这剪过头发后,再也没去过连锁发廊。凭手艺获得了顾客们的认可,我很高兴,但其实我也真的没那么喜欢这份工作。

    做这行都是“手停口停”,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站立不用说,人多时我一个人做得头顶冒烟,人少时又要开始担心今天的房租从哪里支出。

    我个人认为,在现在的行业环境下,如果有别的选择,女孩子还是尽量不要做理发师了。我的一个侄女在高中毕业后跟我学了一小段时间,后来我也让她转去学财务了。

    现在我还经常想起我年轻时的事情。每次一不小心刮到顾客的耳朵,我都会吓得直冒冷汗。耳朵是特别难止血的,我手忙脚乱地到处找万花油和止血贴,顾客也没有不高兴,反而一边按着自己的耳朵一边笑着安慰我:“没事小妹,别紧张。”

    三、“我们值得被看见”

    Doris,从业6年,深圳

    转行之前,我是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市场总监。但在28岁的那一年遭遇职业瓶颈期和不小的年龄焦虑后,我结合自己编辫子的兴趣,规划出了转行成为发型师的职业路径。

    4个月的美发培训课程结束后,我在一家门店做了6个月的助理。起初我真的很不适应,毕竟我前不久还在公司里打扮得光鲜亮丽地带团队,转身就变成美发店里每天搓十几个头的洗头小妹,这个落差还蛮大的。

    Doris在转行前曾经担任市场总监的工作。(图/受访者供图)

    2019年的时候,我到日本东京学习,感受到充满工匠精神的发型艺术的同时,还发现女性从业者的比例相当高,这也让我坚定了继续从业的信心。6年后的今天,我在深圳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店。

    我其实特别理解许多人为什么不看好女性在这个行业内的发展,因为相比男性来说,女性,特别是背负生育压力的女性想要达到同样的职业高度,的确需要付出更多。

    首先就是会遭遇职业偏见,我遇到过客人直接问我:“你是女的,能剪好头发吗?”他们的观点也不太会因为我是店长,或者成长为高业绩的发型师改变。

    Doris和合伙人在深圳的店面。(图/受访者供图)

    而作为生育的亲历者,我深知怀孕会对女性从业者带来多大的打击。久站对怀孕女性身体的损耗是显而易见的,而一旦休起了产假,之前辛苦积累的顾客资源很容易流失。

    作为手艺人,许久不拿剪刀便会手生,跟顾客交流少了就会与流行趋势脱节,从头再来又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也是很多女发型师生育后没有选择重返职场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直到怀孕7个月时都还在高强度工作,后来也仍然保持着每周至少2天的上班频率,产后4个月就恢复了全职工作。

    生育之后,我们也很容易被“母职绑架”,似乎如果没有全天陪同孩子就是“不负责任的母亲”。我在多方权衡下,只能带着孩子一起上班。

    尽管困难重重,成为女发型师仍旧是让我欣喜的。我的许多客人告诉我,自己会首选女发型师,因为许多男发型师喜欢将自己的审美强加给客人,但女发型师更愿意倾听顾客的声音,给她们推荐更适合自身的发型。

    Doris在为客人理发。(图/受访者供图)

    遇到和我年龄段相似的女性顾客,她们会主动和我聊起自己的孩子、家庭,我也会分享自己以前处理类似事情的经验,鼓励她们为自己去沟通、争取。服务结束后,我们双方都仿佛获得了能量。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我所遇到的大多数女性的同理心、沟通能力和责任心都高于男性,而这些都是在服务业里非常核心的技能。因此我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有更多女生加入美发行业。

    事实上,在美发行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女性发型师是很常见的。而随着国内顾客对审美、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我认为女性发型师在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吃香。

    近年来,我已经见证了身边不少对自己未来规划清晰、对美业发展有追求的女性入行。当优质从业者在行业内开始不断充盈,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女发型师可以,也值得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