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1chigua

  • 小红书闷声赚麻了

    当传统电商平台愈发对双十一战报祛魅时,小红书是为数不多仍在“秀肌肉”的平台之一。

    11 月中旬,小红书发布“1年1度购物狂欢”收官战报,三个关键指标似乎宣告着一场“大捷”——单场破百万店播直播间数量同比增长 850%,千万级商家数量同比增长 540%,单场成交破千万买手数量同比增长 360%。

    交出亮眼的电商数据之前,小红书上半年已经跑出不俗的营收势能——10 月中旬,外媒报道称,小红书 2024Q1 营收激增至 1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7%(去年同期收入约 6 亿美元),净利润达到 2 亿美元,同比增长 400%(去年同期收入为 4000 万美元);作为对照,小红书 2023 全年营收 37 亿美元,实现净利润 5 亿美元;2022 全年营收约为 20 亿美元,亏损 2 亿美元。

    虎嗅了解到,小红书营收主要由广告、交易(包括电商、本地生活等)构成,两者正由线到面勾勒出小红书商业版图的雏形:2023 年,商业化广告收入增速超预期,但交易大头的电商业务尚处于“萌芽期”——目前,商业化广告对平台的纯利润贡献率占大头,而电商对平台纯利润贡献率仍处于低位。

    不过,资本市场的“青睐”从侧面印证了对小红书的看好:今年 7 月,小红书在新老股东之间进行了一次股份出售,这一交易得到了风险投资公司 DST Global 的支持,公司估值约 170 亿美元——即便其估值较 2021 年峰值的 200 亿美元略有波动,但仍是去年用户及商业化增速最快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之一。

    至此,小红书背后资本可谓星光熠熠:真格基金、腾讯、阿里、淡马锡、天图投资、元生资本、纪源资本、金沙江创投、红杉中国、高瓴资本、DST Global、博裕资本、中信资本悉数在列,难怪市场频频传出“小红书准备 IPO”的消息。

    甚至,当下小红书可能不再囿于一家具体公司,而成了一种时代情绪——移动互联网产品超量曝光与造富浪潮涌过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多少纸面财富未来及变现的大厂新贵怅然若失,当小红书成为屈指可数仍能(通过上市)完成阶级跃迁的(互联网)标的时,大厂高 P 自然会在高薪魅惑下前赴后继成为小红书前行的“燃料”——就像最初腾讯、字节拔地而起时那般贪婪地攫取着人才。

    小红书不做抖快“学徒”

    俗话说,社区产品的潜力最后都要用户生态兜底。

    从平台整体发展来看,2022年-2023年是小红书商业化后 DAU(日活跃用户数) 和 MAU(月活跃用户数) 增长最快的两年。

    虎嗅拿到第三方调研数据,2024Q2小红书用户数据增速不俗:2024 年 4月,小红书 DAU 约为 1.22 亿,MAU 约为 3.24 亿,5月,小红书 DAU 约为 1.25 亿,MAU 约为 3.28亿;6 月,小红书 DAU 约为1.29亿,MAU 约为 3.39 亿。

    这背后,管理层意志在持续推进小红书用户泛化,但创作端与内容消费的双向流动一定程度上摊薄了“塔基”创作者平均流量——为此,小红书加大中腰部创作者流量扶持,这样不仅能避免对头部博主的审美疲劳,还能让更多素人笔记获得曝光。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抖音快手等平台,小红书对创作者分类更精细化,按照(包括美妆、时尚、出行、美食、知识、母婴亲子、家居家装、数码科技、汽车、摄影、宠物等)内容垂类对博主按粉丝数量进行分层,包括小于1000粉丝、1000-1万粉丝、1-10万粉丝、10-50万粉丝、50-100万粉丝,以及100万粉丝以上。

    一位研究小红书人士表示,“之所以运营将粉丝量级扣这么细,是因为在一些小众垂类几万粉丝的创作者可能已经是颇具影响力的 KOC。”

    虎嗅拿到数据显示:小红书每天发布笔记超 300 万篇,包括普通笔记、商业笔记、视频笔记、图文笔记等,内容发布后系统会基于自然曝光对点赞率、收藏率、互动率进行“赛马”,若高于大盘则会进入新流量池,继续分配 1000-5000曝光量,以此类推最高提供 1-10 万自然流量曝光。

    事实上,小红书正动态调整创作者扶持方向:

    • 早期,小红书非常重视 PGC,即明星运营及达人 KOL 的运营,以确保平台优质内容供给;
    • 2020 年调整战略,从原本专注于美妆、时尚等垂直领域转向泛生活类内容;
    • 2022 年重心转向盯趋势(如户外运动、家居家装、泛知识等),并针对内容创作提供多层次激励;
    • 2024 年进一步推动IP化战略,根据用户发布的内容标签,定向提供流量扶持。

    一个有趣的切面是,小红书电商美护商家运营内部分享,从护肤到彩妆,再到局部护理,小红书美妆今年正涌现出四大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搜索画像年轻化。例如小红书搜索笔记里抗衰老话题搜索量非常高,之前 30 岁以后开始抗衰老,后来前移到 25+人群,品牌会针对不同生活场景提供产品,包括护肤品、按摩、美容仪等。

    第二个趋势是彩妆品牌“受宠”,尤其液体腮红大放异彩。不仅 PAT、Fenty Beauty、ANASTASIA、HOURGLASS(口红、眼影、遮瑕)等国际大牌抢手,元气法则、TATCHA、水花川行等国货彩妆也很火,如水花川行主切职场通勤必备高质感唇釉,适配碎片化场景。

    第三个趋势是小红书局部护理越发细分。比如 revitalash 有眉毛增长精华液,还有睫毛增长液,还有品牌做唇部护理啫喱,奥古斯汀·巴德唇膏全年都卖爆。

    第四个趋势是个护品牌场景更专业。站内头皮护理非常细分,用户不光关心洗发和护发,还有头皮敏感肌的护理,洗头之前头皮预洗还带火了头皮精华油。

    为什么这些趋势会在小红书发生?

    按照小红书相关负责人的逻辑:趋势背后是用户自身在发生变化,即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细,催生出非常多新的消费需求——这套逻辑传导至内容生态层面,小红书视频内容基于双列结构的推荐方式,让用户可以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而进行深度消费,这种模式与抖音纯粹的兴趣推荐方式不尽相同。

    具体来看,小红书与抖音、快手在内容分发、推荐上有两个核心差异:

    首先,小红书去中心化的分发模式,无论是达人博主还是素人,初始流量池一致;而抖音和快手会围绕达人博主及其粉丝基础进行分发,普通用户内容曝光有限、纯素人起号难度大。

    其次,小红书具有双场域,即信息流场域和搜索场域,而抖音和快手消费场景主要依赖信息流。需要指出的是,小红书搜索场域之于平台内容消费的渗透程度远超外界想象:55% 用户倾向于沉浸式浏览,45%用户会主动进行深度搜索,且搜索内容会基于综合得分排序,使得小红书成为很多年轻人解决具体生活场景的“指导手册”。

    在流量分配上,小红书还会根据用户对不同垂类内容的消费规模进行划分。目前,美妆和时尚两个垂类依旧是头部,占比分别约为18%、17%,出行(包括本地生活和旅行)占比约为 15%,美食和知识则波动在10%-12%之间,上述垂类构成小红书现阶段的主要头部内容;其他如母婴亲子、影视娱乐和运动健身等,则属于第二梯队,每个垂类占比在5%-10%之间;再往后的一些垂类,如宠物占比通常低于 5%。

    此外,为让素人优质内容获得更多曝光,小红书通过一套评分体系进行流量分配,评分涵盖三个维度:

    • 时效,是一个前期衰减快、后期衰减缓慢的算法模型,主要为鼓励新内容创作;
    • 质量,涉及多个方面,如图片清晰度、人像占比、标题文本关联性等,主要为保证内容体验;
    • 互动,根据用户的点赞、评论、收藏、关注和分享等行为来测算对应的分数,评论和关注的权重较高。

    当然,小红书也会对不符合平台调性的内容进行限流,判定标准主要会看:

    • 一是,内容是否涉及敏感话题或违反平台规定;
    • 二是,创作者与用户互动情况,如果评论区缺乏有效回复,可能影响流量;
    • 三是,话题选择,建议选择热度高且相关性强的话题进行关联,以提升流量分发效果;同时,应避免使用与内容无关的话题,以免降低质量评分。

    有鉴于此,想要提升内容笔记在小红书的曝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优化标题和封面图,使标题更加明确,直接传达内容核心;其次,制作差异化的内容,即那些独特且深入、其他人很少涉及或做得不好的领域,这类独占性内容更容易获得平台流量扶持;最后,积极参与平台话题活动,尤其在热度周期内发布相关内容,可以有效提升曝光率。

    当然,这些适配小红书风格的内容,一度被外界吐槽是“小红书味”——但这恰恰成为小红书的文化基石,社区氛围某种程度上正是企业理念的真实映射。

    尤其,许多从移动浪潮脱颖而出的产品,企业文化与产品气质一脉相承,创始团队的性格及思考方式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企业的生长路径——小红书初创时就非常关注人本主义,人文+精英视角是企业的性格底色,所以现在它与其他互联网产品不一样、像个“艺术品”。

    小红书学会闷声搞钱

    小红书之所以能裹上盈利的“裘皮”,主要得益于广告、交易(包括电商、本地生活等)的超预期增长。

    首先,商业广告主要靠品牌广告(包括开屏、火焰话题、惊喜盒子等多种形式,计费方式可以是展示时长、展示量、一口价等)与效果广告(主要通过聚光平台的信息流广告、视频流广告、搜索广告及千帆平台的笔记营销、直播推广等)来支撑。

    目标客户主要分三类:

    • 一是电商种草客户,包括美妆、个护、母婴、数码3C、食品饮料、时尚等行业,这些行业商业广告收入占比在 50% 以上;
    • 二是潜客客户,包括汽车、房地产、家居装饰、健康、旅游、教育培训、金融和医疗保健等行业,贡献占比接近 35%;
    • 三是平台内的封闭式电商客户,主要由珠宝配饰、家居装饰和美妆等行业的本地和新兴品牌组成,贡献占比约 15%。

    有鉴于此,小红书相继推出“搜索快投”、“搜索直达”等产品来吸引高意向用户、提高品牌转化——其优势在于打通搜+推,比如全站智投既可以投搜,也可以投推(类似字节的巨量引擎,效果广告核心竞价形式分搜索竞价、信息流竞价两种);聚光平台则将原本的竞价逻辑与广告形式全部打通,使广告颗粒度与精细度变得更小。

    不过,近两年“草满为患”的小红书内容公信力也在受到挑战,用户带着警惕的目光放大审视笔记,躺赚的广告业务还被败好感的“暗广”(保健品、医美、身心灵等)偷流量,进一步垒高了种草变现的门槛。

    其次,小红书近两年发力的电商业务。

    从小红书视角来看,发展站内电商可以为品牌主提供更多变现可能性及更丰富的营销场景,从而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而且,站内电商不会与现有站外电商种草业务产生冲突,因为大多数品牌主具有复合型营销需求。

    具体来看,小红书电商 GMV 当中,直播占比约50%,笔记电商GMV约占40%,货架则不到10%。不过,今年 1 月份开始支持直播间引流商业化方式后,闭环电商的广告消耗曲线开始陡峭。

    横向对比,淘宝是货架“人找货”模式,核心是将商品与消费者最大限度匹配;抖音、快手则分别从兴趣、信任两个维度搭建“货找人”链路、精确度更高——上述平台的头部主播本质是通过粉丝\流量与品牌进行议价博弈,用户更注重价格。

    反观小红书,头部主播具备更专业的种草认知,直播主要以用户需求 + 选品为核心,用户是基于种草推荐完成“拔草”——且其他平台优先关注 GMV、货币化率等指标,而小红书电商团队则将 DAB(日均下单用户数)列为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这背后是小红书凭借“内容 + 社交”的独特消费场域,完成 KOL + KOC 背书下的购买转化,且小红书 UGC 内容沉淀和用户忠诚度非常高,甚至逐渐形成某种气质、价值观。

    尤其,小红书 SKU 优势在于非标品、D2C、设计师品牌等,内容优势在于好物推荐、真实用户反馈、产品评测,从分享到购买的全链路均具备很强的穿透力。

    有鉴于此,2022-2023 年直播电商烈火烹油,小红书也终于开窍了。接近小红书人士向虎嗅表示,2023 年小红书电商起势有两个背景:

    • 一是社区融入电商(之前偏货架),产品 feed 流加大直播间、商业笔记占比;
    • 二是打通直播路径,之前直播(带货)投入有限,相继跑出董洁、章小蕙后才大力加码。

    此外,董洁、章小蕙意外出圈,替小红书补了直播电商的末班票。“明星冲出 marketing 效应是在制造声量,但还需要更多中腰部博主向外界强化‘小红书直播(带货)’的心智。”一位电商从业者透露,2024 年小红书电商正在发力中腰部 IP 孵化,试图在巨头林立的直播版图撕开一条口子。

    不过,碍于小红书过往之于电商业务的摇摆,亦有市场人士担忧其决心。“新业务铺基建过程中,人力、资源要持续投入,不一定刚开始就有正确的方向及市场反馈,一是考验管理层容忍度,到底能够给下面业务多少探索自由;二是时间周期,市场窗口到底留给业务多少时间谁也说不准,可能你做了正确的事,但市场变了。”

    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相比躺赚得广告业务,电商显然更复杂:小红书货盘与流量割裂,其在成熟垂类产品从未建立起话语权,要想登直播电商的云梯,不仅要夯实技术基建,还必须进一步激活后链路——供应链、支付、物流等后端履约能力直接决定电商业务的上限。

    “被增长裹挟的小红书,很难有连续两三年递进式的公司战略目标,可能今年想要用户增长,明年想要品牌建设,后年想要商业化,原因是业务达不到预期就想换个方向,决策缺乏连贯性。”一位大公司研究人士认为,小红书缺某一块拼图就会集公司之力去寻找那块拼图,而不是业务协同并进,决策机制仍然不够体系化。

  • 本周看什么 | 最近值得一看的 11 部作品

    ☕️ TL;DR

    • 近期佳作推荐:[电影] 破·地狱、[电影] 雄狮少年 2、[电影] 如父如子、[电影] 大都市的爱情法、[国产] 我是刑警、[日剧] 天狗的厨房 第二季、[美剧] 系列大片、[美剧] 百年孤独、[动画] 梦境制片厂、[电影] 几分钟的欢呼、[纪录片] 风味人间 第五季
    • 几则精彩预告:《哆啦 A 梦:大雄的绘世界物语》发布正式预告、《药师少女的独语 第二季》发布正式预告、《人生切割术 第二季》发布正式预告、《星际迷航:31 区》发布正式预告
    • 几则影视资讯:《剧场版 鬼灭之刃 无限城篇》2025 年上映、《帕丁顿熊 3:秘鲁大冒险》内地定档 1 月 1 日、《哪吒之魔童闹海》定档大年初一

    👀 N 部作品推荐

    根据读者反馈,如果推荐语涉及剧透(对故事核心、暗线、伏笔、结局等关键要素的透露),我们会在对应作品的标题前增加 🔦 的 Emoji。

    往期推荐可 点此 或点击文末 tag #本周看什么,更多主题片单可 点此 查看;想要查看更多深度影视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的衍生栏目「看什么 Café」。如有其他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感谢大家对「看什么」栏目的喜爱和支持。

    [电影] 破·地狱

    关键词:剧情 / 家庭 / 人生

    片长:126 分钟

    观看渠道:12 月 14 日上映;豆瓣链接

    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

    @阿斯巴_甜:破地狱是流行于广东、香港一带的丧礼法事,用以超度亡魂。影片《破·地狱》讲述了由黄子华饰演的道生,由于经济压力,从婚礼策划转行从事丧礼经纪人,并与许冠文饰演的喃呒师傅郭文组成 Parter 的故事,两人「一文一武」,共同为逝者超度。

    影片在题材上聚焦殡仪行业,但与《入殓师》细致刻画入殓师日常工作并探讨职业意义的风格不同,《破·地狱》更注重于通过葬礼帮助人们打破心中的「地狱」。借用一句片中台词,就是既要「超度先人」,更要「超度生人」。此外,影片融入了对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批判,通过郭文父女间的矛盾体现了女性主义视角,使其相比《入殓师》显得更具现代化和现实意义。

    作为香港华语电影票房冠军,本片在上映之后引发了香港的观影浪潮,并将于本周六登陆内地院线,不容错过。

    [电影] 雄狮少年 2

    关键词:剧情 / 动作 / 喜剧

    片长:133 分钟

    观看渠道:12 月 14 日上映;豆瓣链接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SHY:和小伙伴一同来到上海打工的阿娟,在社会屡屡碰壁,直到偶然结识了没落拳馆的传人小雨和师傅张瓦特。为了赚钱为父治病,阿娟答应代表拳馆参加即将举办的「上海格斗之夜」武术比赛,在艰苦的特训和实战中逐步磨练武艺。一路战胜强敌后,阿娟却必须面临擂台外的更大考验。

    充分汲取第一部的经验和教训,各方面都更为成熟的《雄狮少年 2》,给了我年末观影的最大惊喜。本作同样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描绘现实和梦想的冲突,诠释坚守和创新的可贵。核心元素由舞狮转为武术后,制作组发挥对细节的不懈追求,考量巴西战舞、泰拳等不同流派的特点,呈现酣畅淋漓的擂台搏击。

    种子在哪里都能发芽,野草也能高过天空,本作用饱满的精神状态,讴歌小人物的努力。高完成度的剧本,总能回收意料之外的伏笔,令接地气的市井风光,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对网络暴力的刻画入木三分。影片末尾的台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主创们对于场外风波的回应:相信清者自清,时间终会证明一切。

    [电影] 如父如子

    关键词:剧情 / 家庭 / 伦理

    片长:120 分钟

    观看渠道:院线上映中;豆瓣链接

    孩子的出生,并不必然使一个男人成为父亲;后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次生命的蜕变。

    @宽治:电影建立在一个难解的困局之上:两户人家惊觉六岁儿子竟然在出生时被医院调包,一边是朝夕相处感情深厚的别人家的孩子,一边是毫无了解但血浓于水的亲生骨肉,问题在于到底要不要把孩子换回来?或者说,到底谁才是自己真正的儿子?围绕这一困境,是枝在镜头中细腻地呈现了与此相关的种种关系、情绪、记忆与现实,让人不知不觉地与主人公一道经历了一次伦理风暴。

    影片设计的两户人家也颇具代表性,一边是殷实、严格、强调独立的精英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典型搭配,另一边是普通、热闹、自由散漫的乡下人家、男开店女打工的平头百姓,但正如我们在片中逐渐发现的那样,阶级的高下并不会直接转化成父子关系的好坏,因为爱不是算术题,好与不好总是在互动中变换。在社会的评价标准已经极度单一的今天,这部作品仿佛在提醒我们人之为人的复杂性与模糊性。也许这场风波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在那个和儿子终于重聚的岔路口,那个男人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父亲。

    [电影] 大都市的爱情法

    关键词: 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同性

    片长:118 分钟;豆瓣链接

    女疯子和 gay 的绝赞友情~

    @潘誉晗 :这部电影根据朴相映的小说《在熙,烧酒,我,还有冰箱里的蓝莓与烟》改编,讲述了具在熙和兴秀之间的动人友谊。同是法语系的二人本无交集,因在熙无意发现兴秀是 gay,并在众人怀疑兴秀性向时替他解围,两人成了朋友。而当发现内衣小偷多次偷盗在熙内裤后,为保护在熙,两人开始了同居生活。

    一个是被所有人认定是玩咖的女疯子,一个是向世界隐藏自己的 gay ,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两人却意外同频,这也是电影的精彩之处和最大的亮点。看完电影后会很羡慕这样的美好友谊。毕竟随着人生旅途的日渐行进,我们很可能会在这个路程中逐渐迷失自己,所以在这时候,如果有一位无论我们怎样改变,都会在身旁的朋友,会是一件超级幸福的事。除了主人公的友谊钱之外,电影还在这段友谊中穿插了对 LGBT 的讨论、社会对女性的误解和职场上与领导相处的问题,轻快之余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也很好。

    [国产] 我是刑警

    关键词:剧情 / 犯罪

    片长:45 分钟左右(单集)× 38 集

    观看渠道:爱奇艺豆瓣链接

    我是刑警啊,不查案我干啥。

    @潘誉晗 :上世纪 90 年代,重回大学学习并成功毕业的秦川如愿成为一名刑警。从刑警大队副队长到预审科科长,再到分局副局长、市支队支队长、省副总队长,谨记自己身份的秦川,参与并侦破了多起案件。

    改编自中国近 30 年来大案、要案的剧集主打一个真实,宛如纪录片式的拍摄方式,成功还原了当时各大案件发生的情景;花了心思的服化和道具场景,也为观众营造出了浓浓的怀旧和氛围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中国刑侦 30 年,这一路的风雨和不断的进步,我们都可以在剧集中一一看见:在技术尚未成熟的没有过多高科技作为辅助的年代,陈年积案是很多的。那时刑警们办案,就是利用智慧分析出案情后,再凭借着双脚一一排查。很辛苦,但每一步都踏踏实实。他们对得起身上的警徽,因为他们永远也没有向罪恶妥协。除此之外,一些副线见证了中国法治社会的进步,也非常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日剧] 天狗的厨房 第二季

    关键词:剧情

    片长:24 分钟左右(单集)× 10 集;豆瓣链接

    这么棒的厨艺,一定是天狗的力量吧~

    @潘誉晗 :因不满承诺一起下厨的母亲再次放了自己鸽子,一气之下的饭纲音拿着母亲留下的信用卡直接从纽约飞回东京,回到了哥哥基居住的村子。作为百年来第一个长出天狗翅膀的后裔,基的隐居日子依然慢悠悠的。没有了一年前刚来时的中二和无助,越发适应这里生活的音也很享受和哥哥共度的时光。只是他的这个举动引起了母亲的暴怒,母亲说将会停掉信用卡,接下来两个月,音需要自己赚取回纽约的机票钱。

    套了一个天狗设定的美食剧围绕着兄弟俩在乡村的慢生活进行,就像是兄弟版的《小森林》,抛弃过多的物质欲望,少了都市的繁荣杂陈,把自己放在主动暂缓了步伐的村子里,自己种菜、砍柴、烹饪料理。夏日太热、生活太忙,那就在门口的小院这里营造一个小小的度假圣地。躺在充气式的游泳圈里,品味着哥哥制作的甜品,没有空调,只是夏日自带的微微的风,却足够慵懒惬意。

    [美剧] 系列大片

    关键词:剧情 / 喜剧

    片长:30 分钟(单集)× 8 集;豆瓣链接

    拍摄超级英雄的片场,简直就是战场。

    @潘誉晗 :拍摄超级英雄电影的片场,满是斗志的年轻导演丹尼尔,一刻也不停。他一边指导电影,一边应对着片场上的诸多麻烦。可拍摄一部电影,所要面对的混乱不止这些:编剧的剧本不能照着预期走、赞助商意见很多、演员互相不和,甚至支持他们梦想的制片人,都能被开除。眼前这个所谓的好莱坞,到底是梦工厂,还是化工厂呢?

    HBO 最近出品的这部剧集极具黑色幽默,为我们描绘了现代电影工业中所能发生的各种荒诞故事,拉满了讽刺意味的方式直指电影圈的种种弊病和病态,并对此进行了毫不客气的吐槽——调侃了超级英雄电影,也批判了这种电影的流水线形式。这样的剧集确实很难得,毕竟在电影工业越来越商业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抛弃了创作的初衷,被迫向金钱低头。而剧集则巧妙地用喜剧的方式,加以幽默和诙谐的台词,表达了这些有梦想有抱负的创作者们内心的崩溃和电影圈的混乱。

    [美剧] 百年孤独

    关键词:剧情 / 历史 / 奇幻

    片长:65 分钟左右(单集)× 8 集

    观看渠道:Netflix豆瓣链接

    欢迎来到马孔多。

    @潘誉晗 :小镇夜晚喜事多,不顾家族的反对,有着血缘关系的何塞与乌苏拉,正式举行了婚礼。几个月后,何塞与人产生争执并在决斗中将其杀死。事后虽然镇长判定何塞无罪,但这事还是给夫妻俩留下了阴影。于是,两人决定离开这里,重新去寻找属于他们的家园。

    被许多读者称为「不可能改编」的小说《百年孤独》, Netflix 这次出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毕竟在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叙述下,围绕着布恩迪亚家族横跨了百年的历史,不仅有爱情与乱伦、背叛与战争、宗教与诅咒的纠缠,还表现了拉丁美洲的文化。

    我们能看到制作团队的用心,全程在哥伦比亚的取景拍摄,竭力还原了原著场景,能看到那些无法言说的宿命与注定无法改写的命运。不过文学的力量是无法撼动的,地狱难度改编级别的书这次拍成剧,也许就像当年走出小镇的何塞与乌苏拉,或许未知,但终究是一次勇敢的挑战。

    [动画] 梦境制片厂

    关键词:奇幻 / 冒险 / 喜剧

    片长:22 分钟(单集)× 4 集

    观看渠道:Disney+豆瓣链接

    Lights, Camera, Dream!

    @SHY:众所周知,莱莉的白天由大脑总部全权负责,而当夜幕降临,就轮到梦境制片厂闪亮登场了。金牌导演宝拉总能将记忆编织为热门美梦,随着莱莉一天天长大,她的经验却面临挑战。随着雄心勃勃的助理导演珍妮儿自立门户,新来的任尼又总是添乱,宝拉能否挽回自己的职业生涯,避免噩梦发生?

    作为《头脑特工队》的衍生动画,这部伪纪录片风格的迷你剧集不负系列口碑,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呈现天马行空的梦境,以舞会为引子,塑造莱莉的成长。电影本就是造梦的艺术,将两者结合,自然会擦出新火花,主创们尽情发挥想象力,打磨本就有趣的点子,直接合起来作为一部电影也毫不违和。

    除了必不可少的正作彩蛋,以好莱坞制片厂为原型的本作,还将影视行业的发展历程巧妙融入主线,大玩现实梗。放空自我的魔幻梦境后,最后一集借由清醒梦完成元叙事,莱莉与摄像机的切换堪称一绝。总有些梦境不必记住,只需感受,自己拥有掌控周遭的能力,醒来后忘掉所有不快,生活自然会更加美好。

    [电影] 几分钟的欢呼

    关键词:剧情 / 音乐 / 青春

    片长:68 分钟;豆瓣链接

    看不见的星星,就在那里。

    @SHY:喜欢制作音乐视频的高中生朝屋彼方,偶遇了在雨夜街头独自弹唱的织重夕,被她的歌声深深感染。第二天,夕却以新任英语教师的身份出现在讲台上,似乎放弃了音乐道路。想要再次听到夕歌唱的彼方,开始为她的最后一首歌创作 MV,逐梦路上的两人,将走向何方?

    《几分钟的欢呼》的主创 Hurray! 是一支三人组成的独立创作团队,曾担纲 Yorushika 的多支 MV,还负责过式守同学的 ED,这是他们首次尝试长篇项目。本作的工序也与大部分商业动画电影不同,主要使用 Blender 制作,发挥 CG 在运镜自由度方面的优势,打造区别于传统手绘的光影和质感,明快的色彩设计让人一眼爱上。

    以 MV 立足的主创团队,对视听体验自然有着更高追求,几首剧中歌的音乐和画面完美合拍,将影像创作与角色成长有机结合,抒发顺畅的情绪流。编剧花田十辉写起青春群像剧轻车熟路,虽然免不了熟悉的「花田魔法」三板斧,但套路足够好用,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传达自己的心意,融入自己的一切,这封给创作者的情书格外耀眼夺目。

    [纪录片] 风味人间 第五季

    关键词:美食 / 人文

    片长:50 分钟(单集)× 7 集

    观看渠道:腾讯视频豆瓣链接

    讲一个有香气的故事。

    @利兹与青鸟:香料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味蕾,还能掀起世界的波澜、影响文明的走向吗?初看这句话总觉得似乎有点夸大其词,但看过纪录片就会理解这句话中的份量。美食纪录片第一梯队的陈晓卿团队,将《风味人间》第五季的视角再次对准香料,从香料的种植、采摘,再到加工、烹调,每一步都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村落、一家店铺、甚至一个人,为我们讲述香料的旅程、与之相关的文化与历史,还有它在寻常百姓家的记忆和归属感。

    第一集就以小粒果实为主题,以胡椒、肉豆蔻、孜然为主角,第二集则介绍了各式各样的辣椒。纪录片的叙事脉络清晰,故事性也很强。视角收放自如,既有香料世界性的流转,也有我们所熟悉的、接地气的日常美食。从斯里兰卡到欧洲,讲述影响世界的走向的黑胡椒;再到郑州街边,盛一碗能喝下半个香料世界的胡辣汤。在科普香料知识的同时,也以其浓郁的色彩、考究的构图,展示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采,为观众献上美景与美食同享的视觉盛宴。

    更多

    [韩剧] 现在拨打的电话 @潘誉晗:藏有不同身份的总统发言人是备受关注的政界新星,患有失语症的妻子是出色的新闻手语翻译,两人契约结婚、相敬如宾,后因一桩恐吓丈夫的电话,两人看似生分的关系,有了关键性的突破。韩剧再次用证明,看似古早的言情故事,把握好演技、镜头、运镜和音乐的配合,也可以把老梗包装成让人心动的爱情故事。

    [美剧] 内景唐人街 @SHY:在中餐馆工作的侍者威利斯·吴,认为自己是一档警匪剧里的龙套角色,目睹一起犯罪案件后,一连串发生的变故,促使他揭开唐人街乃至这个世界的真相。开局看似刻板印象的本作,实际上是对美国影视剧中亚裔处境的辛辣讽刺,用层层嵌套的剧作结构,巧妙构建光怪陆离的反转,尽管较为冗长的铺垫导致观感略显拖沓,但整体仍值得一看。

    [电影] 玻璃工人 @SHY:与父亲一同经营玻璃工坊的文森特,爱上了身为上校女儿的小提琴家艾莉兹,这对恋人的关系却被战争颠覆。作为巴基斯坦的第一部手绘动画电影,本作深受吉卜力影响,虽然细节较为粗糙,剧本后半段存在硬伤,但富有异域风情的美术设计和对玻璃工艺的细致呈现值得赞许,反战内核同样是加分项,对巴基斯坦动画来说,是个良好的起点。

    [真人秀] 单挑荒野:水之章 @利兹与青鸟:拍摄过多档荒野求生节目的探险家埃德·斯塔福德,这次将荒野挑战的地点不仅有炎热干燥的哥伦比亚平原,还有冰天雪地的长白山,还有广西的喀斯特地貌区等地。他只有摄影设备和急救箱,而不能携带工具、食物和水,面临极端天气、野生动物等威胁,在这些地方度过 10 天。他自制捕鱼笼、生吃蚯蚓、熏烤鳄鱼肉、挖雪窝,见证真实的野外环境,也让人感叹造物的神奇。

    📅 本周新预告

    《哆啦 A 梦:大雄的绘世界物语》发布正式预告

    https://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bvid=BV1L6qxYAE4K&autoplay=false&autoplay=no

    12 月 8 日,动画电影《哆啦 A 梦:大雄的绘世界物语》发布了正式预告,寺本幸代(《大雄的新魔界大冒险》《新·大雄与铁人兵团》《大雄的秘密道具博物馆》)执导,伊藤公志编剧,主题曲由爱缪演唱,哆啦 A 梦和朋友们展开画中世界的冒险,将于 2025 年 3 月 7 日在日本上映。 来源

    《药师少女的独语 第二季》发布正式预告

    https://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bvid=BV1JrquY4EsZ&autoplay=false&autoplay=no

    12 月 10 日,TV 动画《药师少女的独语》发布了第二季正式预告,长沼范裕担任总导演、系列构成,笔坂明规执导,TOHO animation STUDIO × OLM 制作,片头曲由几田莉拉演唱,猫猫和壬氏将在宫廷遭遇新的疑难案件,将于 2025 年 1 月 10 日开始连续两季度播出。 来源

    《人生切割术 第二季》发布正式预告

    https://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bvid=BV13gqEYzEo3&autoplay=false&autoplay=no

    12 月 8 日,高分科幻剧集《人生切割术》发布了第二季正式预告,本·斯蒂勒执导,亚当·斯科特、布丽特·洛薇尔、帕特丽夏·阿奎特等回归主演,马克和他的朋友们了解到分裂记忆的严重后果,使他们走上了更加痛苦、困难的道路,将于 2025 年 1 月 17 日上线 Apple TV+。 来源

    《星际迷航:31 区》发布正式预告

    https://player.bilibili.com/player.html?bvid=BV1JcqnYWEpo&autoplay=false&autoplay=no

    12 月 8 日,电影《星际迷航:31 区》在 CCXP 漫展发布了正式预告,奥拉顿德·奥逊山米(《星际迷航:发现号》)执导,杨紫琼回归饰演加入神秘 31 区的 Philippa Georgiou 女皇,要保护星际联邦,她必须面对自己过去的罪恶,定档 2025 年 1 月 24 日上线 Paramount+。 来源

    更多

    TV 动画《舞冰的祈愿》正式预告:改编自鹤舞加太的同名漫画,山本靖贵执导,花田十辉编剧,ENGI 制作,米津玄师演唱片头曲《BOW AND ARROW》,讲述青年明浦路司和少女结束祈以世界舞台为目标的花样滑冰故事,2025 年 1 月 4 日开始播出。 来源

    TV 动画《活死喵之夜》先导预告:改编自同名漫画,三池崇史(《杀手阿一》《热血高校》)担任总导演,神谷智大执导,入江信吾系构,OLM 制作,碰到猫就会变成猫的「喵病」在全球爆发,幸存的人类在被猫咪支配的世界艰难求生,2025 年开始播出。 来源

    漫威动画剧集《假如…?》第三季释出新预告:该季将是本剧的最终季,月光骑士、二代鹰眼凯特·毕肖普、二代钢铁侠钢铁之心、阿加莎·哈克尼斯、审判者阿里瑟姆、挥舞雷神之锤的暴风女等角色都将登场。该剧将于 12 月 22 日上线 Disney+,共 8 集。

    宋慧乔主演新片《黑修女们》首发预告:该片为宋慧乔继《黑暗荣耀》后的首部作品,也是她时隔十年再拍电影,故事改编自 2015 年的《黑司祭们》(金允石、姜栋元主演),宋慧乔在片中饰演一位勇往直前从恶灵手中拯救少年的修女,全汝彬、李阵郁等参演,2025 年韩国上映。

    动画剧集《哈莉·奎茵》第五季发布首支预告:本季仍由凯莉·库柯配音哈莉,蕾克·贝尔配音毒藤女。该季共 10 集,将于 2025 年 1 月 16 日在 Max 开播。

    📽 影视新闻周报

    《剧场版 鬼灭之刃 无限城篇》2025 年上映

    12 月 9 日,动画电影《剧场版 鬼灭之刃 无限城篇》三部曲发布了第 2 支 特报影像 和新先导视觉图,确认仍由外崎春雄执导,松岛晃担任角色设计、总作画监督,ufotable 制作,改编漫画原著最终章,讲述鬼杀队与鬼舞辻无惨的无限城决战,定于 2025 年全球上映。 来源

    《帕丁顿熊 3:秘鲁大冒险》内地定档 1 月 1 日

    12 月 9 日,电影《帕丁顿熊 3:秘鲁大冒险》发布了 中国内地定档预告 和海报,将于 2025 年 1 月 1 日上映。道格尔·威尔森执导,本·卫肖继续为帕丁顿熊配音,帕丁顿熊和布朗一家去秘鲁探望婶婶露西,众人发现露西失踪后跋山涉水去寻找,一场在南美丛林的精彩冒险随之而来。 来源

    《哪吒之魔童闹海》定档大年初一

    12 月 10 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发布了定档海报,海报中魔童踏龙归来,大战一触即发,将于 2025 年 1 月 29 日大年初一上映。本作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原班人马五年心血续作,仍由饺子执导,可可豆、彩条屋出品制作,剧情及制作将创新性升级。 来源

    🎪 彩蛋

  • 中产供不起“扫地爹”了?

    曾被中产热捧的扫地机器人,如今高光不再。

    前有“扫地茅”石头科技的董事长昌敬被投资者们指责,在业绩下滑后“不务正业”;如今,云鲸又传出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有市场消息称,云鲸近期开启了大裁员。本轮裁员涉及业务部门广泛,包括开发部门、测试部门等,且以组为单位,一些组别直接人员砍半,极端的组别裁员比例达65%。此外,云鲸12位总监级别领导,在近一年内3位离职,“流动性非常大”。

    对此,云鲸创始人兼CEO张峻彬在朋友圈发文回应称这是不实消息,集团从1600人减肥增效到1400人,组织效率比之前高了不少,并非外面新闻说的大规模裁员。也有云鲸内部知情人士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此次人事变动属于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流动,没有网传那么夸张。

    扫地机器人企业接连上热搜背后,是扫地机器人行业国内增长遇到瓶颈。曾经被视作“扫地茅”的石头科技和科沃斯,这两大扫地机龙头厂商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市值也较高峰时期蒸发了一大半。

    为了寻找更多增长空间,近年来,更多扫地机厂商将目光瞄准了海外,同时开始布局多种产品品类。

    这是一条注定难而正确的道路,也决定了能否有更多新兴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拔得头筹。

    一、艰难

    作为如今扫地机器人行业中两大上市公司,石头科技和科沃斯一向被视作扫地机企业“赚钱能力”的晴雨表。

    然而,石头科技与科沃斯今年的业绩表现确实令人担忧。

    财报显示,石头科技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减少43%;科沃斯更是表现不佳,归母净利润仅为604万元,同比减少69%。

    业绩发布后第二天,两家公司的市值也大幅下跌,石头科技一度跌幅达30%,科沃斯最大跌幅达10%。

    石头科技和科沃斯都曾因在资本市场上的出色表现,而成为股民心中的“扫地茅”。今年以来,石头科技的科沃斯的股价虽然分别累计上涨了13%和28%,但目前总市值分别仅有约415亿元、303亿元,与其2021年的超千亿的市值相比,蒸发了一大半。

    有头部扫地机厂商对华尔街见闻表示,这两年行业竞争确实十分激烈,企业之间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尤其是石头和科沃斯这两家上市公司盈利大幅下滑,这对行业信心更是打击,因为他们的财报都是公开的。

    业绩下滑的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推出更多新品,二是市场营销投入变大,三是发力海外市场。

    这些其实都是在国内扫地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扫地机器人厂商们为了破局,而重点发力的方向,但显然目前还是“赔本赚吆喝”。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扫地机器人在国内市场渗透率尚未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有点“卖不动”了。

    扫地机器人销量的高峰,是在四年前。据奥维云网数据,2018年至2020年是中国扫地机器人高速发展阶段,年度销量均超过600万台;2021年扫地机器人销量开始下滑,降至578万台,2022年销量进一步降至441.4万台,同比下跌23.8%。

    2023年,扫地机器人市场略有回暖,但销量却也只是回到六年前(2017年)的水平,达到458万台。按照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扫地机市场将继续回暖,但零售量也将仅达到525万台。

    从曾经资本眼中的“香饽饽”,到如今头部玩家利润集体下滑,扫地机器人行业因何“入冬”?

    高昂的价格让扫地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始终未能突破个位数。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扫地机器人平均售价,已从2020年时的1700元左右,增长至今年前10月的3441元。如此高昂的价格同时也因为“不保值”,而引发消费者不满,刚花几千块购买的扫地机器人,随后“悄悄”降价大几百甚至上千元的事例也并不鲜见。

    其次,不少产品本身还是存在不够智能、清洁力度较弱、故障率高等问题,被不少消费者称为“智商税”,这让更多在观望的人迟迟不敢下手。

    不少网友表示,不想花费大几千块钱买个扫地机器人,最后却可能带来更多的麻烦。

    张峻彬此前对华尔街见闻表示,国内扫地机市场整体增长确实进入了一个平缓期,但这是正常现象,所有行业都要经历一个震荡增长和指数性上升的时期。空调、洗衣机、冰箱都是这样的,刚开始波动式往上增长,突然有一刻,价格、质量、性能、体验到达客户想要的状态,那时候大家就闭眼买了。

    因此,保留在牌桌上是很重要一件事情。

    二、希望

    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行业已然是一片红海,行业格局虽然平稳,但尚未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头部品牌集中度进一步增强,各家公司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并未拉开明显差距。

    目前科沃斯、追觅、石头、云鲸以及小米占据了线上扫地机器人的主要市场份额,今年追觅和云鲸的增长势头相对强劲。

    根据GfK中怡康数据显示,上半年,在扫地机器人线上市场,科沃斯份额达30.5%,零售额同比下降10.3%;追觅份额达到20.4%,零售额同比增长98.4%;石头份额达18.8%,零售额同比下降19%;云鲸市场份额达14.4%,零售额同比增长60.9%。

    事实上,今年扫地机器人行业持续内卷,头部公司新品发布量远超去年同期,而且在销量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想通过更高价位的产品拉高毛利率。

    与此同时,各家公司的技术红利也逐渐消退。原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曾指出,这是一个高速变化的行业,追觅每做出一个新功能,可能最早可以领先9个月,往后就变成了6个月、3个月。

    郭人杰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智能清洁行业发展到现在,基于用户需求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制胜的最关键因素,谁能率先推出引领行业的革新性产品,谁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上风,在行业中占领一席之地,而跟不上创新节奏的企业则容易被淘汰出局。

    随着国内扫地机行业进入红海,出海、多品类布局,成为当前各家扫地机厂商寻求破局的主旋律。

    今年4月,张峻彬在接受华尔街见闻专访时表示,为扩大收入规模,拓展价格段、增加产品品类以及全面布局海内外渠道,是云鲸当下重要的战略。

    在多产品品类上,云鲸相对谨慎,如今主要还是聚焦在扫地机和洗地机这两个主流赛道上,石头科技闯入了洗衣机赛道,追觅今年则在吸尘器和吹风机两个类目里发力,海外还布局割草机。

    与科沃斯、石头、追觅相比,云鲸的海外之路也尚处于起步阶段。据悉,云鲸从去年开始大规模拓展海外业务,2023年海外销售收入占比大概为10%左右,作为对比,过去两年石头海外收入占比已达到近一半。

    不过今年来,云鲸海外业务迅速扩张。华尔街见闻从云鲸方面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其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近7倍,海外销售国家或地区从去年同期的9个拓展至30多个,覆盖北美、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区域。

    其中,北美、韩国市场增长较快,云鲸在今年第一季度取得了美国亚马逊高端市占的第一、韩国中高端市占前二的好成绩。

    华创证券分析师秦一超指出,当前国产厂商对海外地区的持续开拓不仅能够避开中国市场的高强度竞争,同时盈利能力更强的外销业务增长也能保障其平稳度过国内激烈的品牌出清期。

    事实上,凭借着技术上的领先,中国扫地机厂商已在全球扫地机市场掀起了一轮大洗牌。

    IDC数据显示,今年Q1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前十的公司中,包含了石头科技、科沃斯、追觅、小米等在内的八家中国公司,不过排第一的是海外的iRobot。到了Q2,石头科技超过iRobot,成为首次在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登顶的中国厂商。

    中金公司分析师指出,目前中国品牌在扫地机品类具备较为领先的国际竞争力,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目前扫地机市场还未完成整合,预计2025年扫地机龙头将继续在全球展开激烈竞争,市场从入围赛进入到淘汰赛。

    在中企中海大浪潮下,一批中国企业在改写着全球商业图谱,即便是曾经一家独大的海外扫地机器人行业,亦或将被中国品牌重塑。

    扫地机厂商的竞争已从国内卷到了国外,当发力海外成为近年来扫地机器人行业的一大主旋律,各大厂商必须全力以赴,但只有真正懂得技术创新的企业才能最终闯出来。

  • 月薪几万,才能吃得起700块的面包?

    打工三年,吃不起面包

    贵价面包又上新了朋友们。

    下周就是圣诞,上流君想着看看各家烘焙店今年又推出了哪些“圣诞限定”,谁料大数据推送了一款售价698元的潘娜托尼,要提前预定,还要顺丰到付。

    这就是1KG大小、售价698元的潘娜托尼 | 来源:小红书@Ramos狂徒

    看评论一片称赞:用料扎实、香气扑鼻、口感细腻。这谁看了不迷糊啊!秉承着“我倒要看看到底怎么个事儿”的心态,上流君立刻马上查找了一下购买方式,可谁知道人家已经售!罄!了!

    好好好,大家说好的消费降级,看来降的只有我自己

    如果说售价近700元的贵价面包只是个别情况,那几十上百的面包已经是屡见不鲜了。看着橱窗里128块一条的吐司,多少人突然明白:共同富裕的理想是我有生之年难以达到的高度。

    01 各路烘焙店都在背刺打工人

    随意打开一个本地吃喝推荐公众号,“TOP新店”、“不去会遗憾的店”里过半推荐的都是烘焙店。

    开在一线城市CBD的烘焙店,主打一个“高端人设”。要么是国际品牌,要么是名人开的,或者至少也得是其他城市顶流入驻过来的。

    它们的款式多达几十种,明亮的射灯打在明艳暖色系为主的产品上,把面包外表衬托得更加酥脆,蛋糕上的坚果也更显饱满,整个店里充满了甜腻的“幸福感”。

    价格也是一眼“高大上”。纽约贝果博物馆里巴掌大的贝果,加点香葱韭菜芝士,顶一份带荤菜午饭的价格。加两片烟熏三文鱼的话,46元。

    美心旗下烘焙店PAPER STONE出售的比巴掌还小的泡芙35元一个。店家大概也怕大家嫌贵,贴心促销:3个88元。

    来源:小红书@小蕊漫游日记

    这些连锁大牌,还爱“坐地起价”,哪怕是同一品牌,在不同的一线城市,价格也不一样。

    更不要提在4倍汇率的上海,半个面包就能再次刷新人类对沪币的认知。

    来源:小红书@lu酱的厨房笔记

    花了98买了条大名鼎鼎的银座仁志川生吐司,可能连个纸盒都不配。

    来源:小红书@多点香菜

    三四线城市虽然人均工资比不上一线城市,但在烘焙上已经率先对齐颗粒度了:一个曲奇15元;四寸蛋糕 128元(4寸直径12cm左右,大概够1-2人吃)。

    来源:小红书@Chocolate

    你是不是以为,远离CBD,驱车一个半小时,跑到80km之外的郊区淳朴的老乡那,总可以买到物美价廉、配料干净的乡村面包?

    事实却是,面包卖相看着是淳朴,但价格和你往返的油费成正比。

    面对已经看不懂的面包价格,网友开始怀疑:“莫非这个店铺只是他们其他职业的掩饰?”

    来源:小红书@废废打猪条

    02 天价面包里到底有什么?

    明明都是面粉、酵母、水、糖、盐组合而成,是谁给了这些面包标出天价的勇气?

    这里面其实有一套讲究的收割逻辑。

    首先审美上要下足功夫。

    门店装修必须有风格,最好是复古风、法式田园风、洞穴风、城堡风、工业风、包豪斯风等迎合当下年轻人的“打卡”偏好,再不济也要是日式风、ins风。

    临街的展示区要精致,可以在样品展示之余穿插节日气氛,吸引行人进入;室内的灯光要控制好色温、显色性,激发食欲跟购买欲;还可以加点创意:把法棍立在竹篮中,把贝果串起来;连面包盒子、袋子,品牌露出的字体都有讲究;面积充裕的话再将规划一块可视化的“后厨”,几个烘焙师傅现场忙活,表演一个“现烤”。

    其次是取名要“复杂”。

    能用四个字的坚决不用两个字:可颂不能只叫可颂,要细化成年轮可颂、唱片可颂,主打一个用各种形容词将zip扩展。

    另外还要加一些“意向化”的词汇,比如芋泥芝士蛋糕,不能直接排列,得叫“三重奏”;走“国潮”路线的,可以加白露、霜降之类的节气名,季节限定噱头立马就有了。

    溢价率更高的,还会加上一些“中产最爱度假圣地”的地名,比如“北海道”、“阿尔卑斯”、“西西里”,先不说吃起来什么口感,听起来梦幻感都增加了。

    又或者是用佛卡夏、潘娜托尼、洛代夫、布里欧修、恰巴塔这些听起来认知门槛更高的面包品类名字,一听就让人感觉很有内涵。仿佛买的不是面包,而是对自我学识的认证。

    来源:小红书@王泽明

    总之就是禁忌使用传统名字!越体现“国际出身”,越让人看不懂到底是什么类型面包,越能映衬“身价高端”。

    基础用料也一定要标在最明显的地方。

    伯爵面粉、伊斯尼AOP级黄油、昭和特级霓虹高筋粉、法芙娜可可粉、五十铃抹茶粉、kiri乳酪…不论是在超市的卖场,还是电商平台,都要彰显出自己“下足血本,价格值得”。

    来源:小红书@游乐猿Lite版

    推广文案上,最好再配上一段让人浮想连连的形容:“如咬下一片云朵般轻柔,谷物的清香、小麦的甜味交融缠绵。”

    额外添加的馅料,更是要“人无我有”。

    惠灵顿牛排、黑松露蒲烧鳗鱼、牛肝菌、帕斯雀牛肉,或者是酸汤牛肉、淄博烤肉、广式叉烧……要么同理收割“学识认证用户”,要么收割“猎奇心理”。只要够另类、常推新,韭菜就会一波一波主动送上来。

    制作工艺,也是极好的营销噱头。

    “生吐司”、“低温慢熟”、“慢发酵”,还有近段时间被炒火的乡村面包房最爱标榜的“窑烤面包”。一堆外行人看不懂的学名哐哐堆满,工艺复杂价格才能更复杂。

    出售环节,还需拿捏好“饥饿营销”的精髓:限量、限购、限流。

    尤其是限流,听起来是“提升购物体验感”,说到底是有技术地“人为创造火爆现场”。

    上个月在北京刚开首店的“山东烘焙之光”(网友们取的)——石头先生的烤炉面包,进店排队都要分3个区,而进店之后,结账要排队,打包也要排队。看到这个阵仗,年轻人的打卡DNA瞬间被唤醒,好不好吃的没所谓,主要就想“发个照片”。

    来源:小红书@喫茶不吃【被吞严重】

    人传人的排队热甚至还催生出了大量黄牛。黄油与面包在上海刚开业的时候,需要排队6小时,队伍里“肉眼可见”地站着不少黄牛,原价180元的面包,他们开口就是1100元。

    线上的私房烘焙,还学来了“预售”。有些烘焙产品得等待长达半个月预售期,而且还得买满188元、299元才能包邮。

    烘焙师傅的个人履历,也成了卖点。

    要么是大师亲自动手,要么师从“大师”。已经有专门的“烘焙游学”中介了,大部分是去德国或者日本,费用2W起,没有上限。

    有人一口气列出了包括推广费用在内的各项成本,一溜隐形的“刚需支出”,懂面包的都知道这里边门道有多深。

    03 面包刺客真的值得吗?

    那么,天价面包所标榜的这些“高端材料”成本,真的值吗?

    小红书上不少烘焙达人算了笔账。不含水电、烘焙设备成本,在家自制一条450g生吐司的材料成本,大概需要15元。

    来源:小红书@大鱼

    有人剖析:普通门店的原料乘以3是售价,大门店原料则要乘以4到乘以5。

    如果说贵在店租,那么一些主打情怀的“乡村烘焙”,更是故事讲得被众人diss。

    再看最基本的口味。有专业的烘焙测评博主花1184元买了6款网红烘焙面包,但大部分的口感都差强人意。

    来源:小红书@米焙食验室

    ‍更多人在吃完之后的结论也都是:“好吃,但没好吃到需要排队的地步。”

    所有结果都指向了:烘焙店在国内,目前是一个暴利行业。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烘焙一直是欧美国家的主流早餐和主食,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法国,面包是他们每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而在中国,更多被视为甜点零食,仍属于“享受货品”。

    此外,中国烘焙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现在仍处于“风口”阶段,不少人想进圈赚快钱。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国内的烘焙销售主要在独立门店,占比均超过50%。而相比之下,日本烘焙食品市场以零售渠道为主,便利店、超市、特大超市等零售渠道占比接近70%。普通日本消费者很少追一些网红店铺,更习惯光顾家附近的面包店。

    当然,这些都阻挡不了探店星人和爱打卡星人继续前赴后继地种草、拔草。毕竟,“这已经是我唯一可以全款拿下的东西了。”

    你被面包背刺过吗,欢迎分享你的背刺故事~

  • 在教育内卷日渐降温的氛围下,“烂尾娃”,成为了最近中产家庭中的高频词。

    过去的中产家长,总是绞尽脑汁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遥遥领先:从幼儿园阶段就报满各种兴趣班,在小学阶段就要努把力考出雅思7分,誓要让孩子大学冲进常青藤,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如今都在花式缩减教育开支。大家不仅放弃鸡娃,还将未完成既定规划的子女,浓缩成一个新的焦虑名词——“烂尾娃”。

    “烂尾娃”,是教育界的一个新标签,用来形容那些没鸡成功,或者鸡到一半就放弃了的孩子。

    “家长们起初信心满满,早早掏空存款备下学区房,从孩子落地就开始规划未来。盼着他们2岁开口说英语,10岁参加奥数比赛,18岁备战世界名校。

    但家长在鸡娃过程中,却会因为经济压力、孩子不配合、看不到希望等种种阻碍而放弃。于是孩子便和到期无法交付的房子一样,成为所谓的育儿烂尾工程。

    起初选择“鸡娃”的许多家长,由于自己就是靠学历打拼下的事业,十分希望子女也能够复刻这条上升路径,所以对教育支出毫不手软。

    “比如英语外教课400元一节、数学思维班一年2万起步、艺考培训动辄5万,更别提出国留学每年都得花几十万。这些花费加起来,甚至够在大城市买套房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清现实:鸡娃并非一门靠努力就能回本的事业,而是一种“高风险投资”。

    “有数据显示,2023年只有38%的留学生月薪能够过万。和国内毕业生相比,仅高出14%,但付出的成本却是国内教育的6倍以上。至于各种兴趣班,更像是高价的盲盒,能通过特长参加自主招生、获得加分的几率并不如期待中那样高。”

    于是,那些不再相信鸡娃能改命的家长,开始试着放下执念,从焦虑父母变成了“淡人”家长。

    “看淡教育焦虑后,生活便轻松了许多。以前为了让娃开拓眼界、通过重点学校面试,每个假期都得满世界游学。现在觉得逛市内博物馆也挺好,读个本地二本也没什么。与其赔上大把钱和精力,不如陪孩子一起放松,找到成长的节奏。”

    对年轻人而言,“烂尾娃”这个被外界强加的标签,难免刺耳。毕竟在他们看来,自己不过是按照家庭的资源和安排一步步成长,却因为没活成家长期待的样子,而被扣上“半途而废”的帽子。

    但对于家长来说,“烂尾娃”却是一种情绪的出口,让那些对教育投入感到失落的人,终于有了讨论的抓手。在教育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关于“烂尾娃”的焦虑和释然,正在成为更普遍的共鸣。

    第一批“烂尾娃”出现了

    “鸡娃”一词虽是近几年才走红,但它的教育理念早在十几年前已盛行。“当年父母们便流行效仿‘虎妈狼爸’,不允许他们像普通孩子一样玩耍,哪怕动用打骂等高压手段,也要让孩子考进名校。”

    因此“烂尾娃”标签,并不专属于当下的孩子。那些十几年前被“鸡”,如今已步入职场多年的成年人,同样逃不过父母的念叨,会被责怪辜负了当年的投入和期望。

    随着时间推移,外界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成长轨迹,调侃出了不同“烂尾”程度的烂尾娃分类。

    早期烂尾娃,指的是那些在小初阶段就提前“烂尾”的孩子。原本学马术,如今只能在家巩固算术;以前练钢琴,现在变成校合唱团的小配角。

    老家在西安的小陈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父母原计划让他从双语幼儿园一路读到国际学校,初高中直升本校国际部,最终冲刺海外名校。

    然而,小陈小学还没毕业,父母就离婚了。离婚导致家庭经济受挫,存款减半,再加上父母单位降绩效,他最终只能转学到公立学校。“当时我从小班教学切换到大班课堂,难以适应新环境,所以成绩一路下滑直至倒数,父亲对我的期望值也慢慢降到了谷底。”

    最后,他父亲坦然地放弃了对他的教育投资,并在高中前,就劝他放弃留学梦,踏踏实实在国内考个二本或专科。“与其花那几百万打水漂,不如留着以后直接当薪资发给你。”

    中期“烂尾娃”,往往出现在高中或大学阶段。这些孩子在前期被鸡得很好,但随着学业难度增加,或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便开始后劲不足。

    “许多家长最初还埋怨孩子不够努力,对不起家庭对他几十、上百万的教育投资。去医院后,才意识到孩子不是变懒了,而是病了。

    上海人小宝今年32岁,初中时被父母送出国,大学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父母原本期待他能进入知名艺术机构,从事策展或拍卖等高薪工作,但现实远未达到预期。

    过早的出国,让小宝缺乏陪伴,在与人交流时总会出现障碍。毕业后,他也曾试图进入职场,但都因无法适应压力,而在试用期时主动离职。

    如今,他做着兼职问题儿童心理治疗师的工作,每月收入4千元左右。

    后期“烂尾娃”,则指的是大学毕业后,仍然找不到工作、进退两难的年轻人。他们或是在国外选择继续读研读博,试图用学历延迟就业;或是在国内加入考研大军,面对日益内卷的研究生考试,也难以脱颖而出。

    小宝结合自己的经历,认为这种阶段的“烂尾”,并非仅仅源于个人能力不足,与就业大环境的剧烈变化也密不可分。

    “家长们与其一味焦虑孩子‘不够优秀’,不如反思一下,是否真正了解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为孩子规划了适合的成长路径,而不是简单复刻自己的成功模式。

    最近的中产,决定不鸡娃了?

    中产家庭停止鸡娃的原因中,经济问题是多数父母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过去年收入超百万的中产家庭,还完房贷后还能每月轻松挤出3到4万元,用于孩子的教育支出。但随着不少公司降本增效,许多人都开始面临降薪20%-30%,甚至是被公司优化的风险。

    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下,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对至少20年才能回本的教育投资失去信心,放弃了鸡娃计划。

    今年45岁的北京妈妈李红,经常抱怨这两年的银行利息,普遍下降了2%左右,存款收益远不如从前。“以前理财收益还能覆盖部分培训费,现在却要从工资硬挤。”

    曾经她是典型的过程导向“鸡娃”家长,追求孩子的全面培养,但现在她的思维发生了转变。“如果孩子不是学习这块料,你花再多钱也没法把他卷成天才。不如把用于教育投资的钱,省下来给他买房。

    “只要他将来能不靠父母吃饱穿暖,有个稳定住所,甭管收入多少,都已经赢了90%的普通打工人。”

    越来越多的父母看透了如今学历“贬值”的现实,发现即便孩子顺利考上985硕博,毕业后的薪资水平也未必如预期。

    “辛辛苦苦鸡到985,结果工资税后仍然只有一万出头,还不如我当年大学毕业直接就业高。”

    还有一些父母放弃鸡娃的原因,是意识到了自己过于急于求成,难以有好的结果。

    “比如每当奥运会结束,总有人试图让孩子复刻冠军的成长之路,靠体育特长进入重点学校。谷爱凌夺冠后,很多家长让孩子学滑雪;今年看到潘展乐夺金,又让孩子练游泳。但这些家长,最多让孩子跟教练一周两训,其他时间却被各种课外班占据。最后孩子便会因为缺乏系统性训练,而只学到个皮毛。”

    中产父母,开始鸡自己了?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鸡娃的投入和焦虑未必能带来预期的回报。反而投资自己,或许是一种更高效的选择。

    “比如越来越多的中产父母,都会在孩子小学或初中阶段,花费大约30万到50万元人民币,选择去香港读硕士。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享受香港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未来还能通过华侨生联考的方式,让孩子回内地读书,从而避免进入内地激烈的学业竞争。”

    还有一些父母在深思熟虑后,直接放弃了鸡娃计划。

    “像很多在北京拼搏的父母,都会决定让孩子落户天津。他们会安慰自己,这样不管孩子学习如何,生活在哏都,都能让他有一个更轻松的童年。如果将来考不上大学,也可以去说说脱口秀,没准就成了下一个喜剧之王。”

    被视为“烂尾娃”的小宝,最开始还很担心自己毕业后,一直处于人生低谷期。但在接触了许多有类似问题的孩子后,他逐渐感到释然。

    “你会发现,无论是10岁,18岁,还是28岁的人,都会在人生某个阶段,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快烂尾了,但其实挺过一段时间后,生活就会像波动的股票一样,又往好的方向发展。

    小宝说,自己现在虽然挣的不多,但手上积累的客户越来越多,从去年开始,他的收入已经足够负担日常开支。“接下来我准备去考个心理咨询师的证书,今后的目标,是能开一个属于自己的教育机构,帮助到更多的孩子们。”

    ENDING

    许多被贴上“烂尾娃”标签的年轻人,一开始都会感到迷茫,不理解自己为何按部就班地成长,最后却没有活成理想中的样子。

    但大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也慢慢理解了“烂尾娃”背后更深层的逻辑。“很多人最初会觉得自己‘烂尾’,是因为父母没有继续支撑自己。但等自己进入社会,体会职场的艰难,经历各种生活的不确定性后,便会明白父母也无法预见未来,他们也只是想为子女铺一条更好走的路。”

    “当你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后,重新丈量自己的人生,会发现这条路很长。父母陪你走过的不过是其中一小段。”

    当你经历过“烂尾期”,蜕变成功,拥抱另一种人生时,便会发现——“所谓‘烂尾人生’,是挫折也是机会,是松弛也是改变。运气好的话,重新开始,带父母去看更大的世界。”

  • 一年50万亿,为“情绪买单”的他们带火一个暴利产业

    “良药苦口,你想被安慰,又不愿听客观事实,一定有毒副作用。”

    这几年,疗愈产业异军突起,与疗愈相关的各类机构、社群、工作坊与课程仿佛一夜之间遍地开花。 

    有人开玩笑说,以前大家聊天互相攀比,比的是买了普拉达还是爱马仕,但是现在比的却是,戴了南美大师定制的转运水晶,还是英国独家珍藏的能量项链。 

    随着疗愈概念的日益火热,不少以“疗愈经济”为幌子的欺诈、洗脑等负面现象也随之涌现。一些疗愈机构过度夸大疗愈功效,借机销售高价产品与服务,让不少消费者踩坑。 

    本期显微故事采访了几位疗愈行业相关的从业者以及对此给予关注的消费者,一起走近当下这个如火如荼的新兴行业,探索其背后的故事。 

    文 | Connie 

    编辑 | 蔡玉 

    一个“造概念、割韭菜”的大市场

    “我感谢天地,我感谢父母,我是罪人,我危害人间,我辜负苍生……”

    看过电影《周处除三害》的人,一定会记得那位被奉为“尊者”的灵 修头子,一边带人拿藤条抽打学员,一边用言语对其进行PUA的场面。

    披着大爱、慈善的外衣去坑人赚钱,是这类“精神传销”机构的惯常行径。他们利用催眠、洗脑等手段,以及强制灌输教义的方式,对学员实施精神上的操纵与控制。

    图 | 《周处除三害》剧照

    许多人因此被诱导,不仅将房产、银行卡等悉数交出,甚至将亲朋好友、同事也卷入其中。

    经济损失虽是一方面,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学员因长期遭受精神控制,产生了持久的心理障碍,有人甚至选择轻生。

    据央广网报道,截至2024年3月,自2018年以来,公安机关已成功侦破77起以“灵 修”等名义进行的非法培训重大案件,依法对269名涉案人员进行了刑事处罚,并追缴了超过2.17亿元的违法所得。

    图 | 人民网有关“灵 修”类非法培训活动打击的报道

    据相关从业者介绍,该行业特别热衷造神,将“金字塔”模式运用到极致。他们采用大型会销的模式,利用人性脆弱面诱导其升单,强制学员购买高于市场价10倍、20倍的产品。

    如果没钱,他们甚至会提供贷款途径,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赚钱的都是那些在‘塔尖儿’的人,他们要你介绍客户给他,但不给你分成。如果你不想掏钱,他们会用各种话术对你进行洗脑,比如说你是不完整的人,你要疗愈自己,如果不疗愈自己,家人会遭殃之类。”

    有博主称,自己曾经花9万多元报过一个身心灵的课程,但上了两次课就不去了。原因是他们“疗愈”别人的手段,就是把已经愈合的伤口再次撕开。

    “放着洗脑的音乐,洒着劣质的香水制造氛围,让一群人以‘爱’之名看着你痛苦流涕,再PUA你。”

    罗娜是一家形体工作室的老板,她自己以前也参加过一些所谓的“身心灵”课程,综合下来的感受就是想骂人。

    她的一个好朋友离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听信了“身心灵”所谓的自然疗法。

    几年前,朋友得了乳腺癌,本来按照正常的治疗手段是有希望痊愈的,但在一些“导师”的蛊惑下,她放弃了医生做手术的建议,开始“静修”,手机里存了不少“大师”的联系方式。等意识到被忽悠,想去正规医院治疗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我自己亲眼见过很多不耻的事儿,对年轻女孩儿骗财骗色,又把自己标榜得很是高大上,跟救世菩萨一样,实际上就是个畜生!”

    说到曾经见识过的一些厚颜无耻的身心灵“导师”,罗娜气得想爆粗口:“疗愈行业追根溯源也有20年了。前些年我也接触过类似的课程,当时觉得还挺高端的,但是现在市场真的很乱,坑了不少人。

    罗娜所说的“乱”,不仅仅局限于上述那些非法的极端案例,也包括乱造概念、乱收费,以及乱打“疗愈”牌,制造各种“奇葩”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比如,一个普普通通的水晶手链,进货价可能只有几块钱,但被赋予“疗愈”相关的含义后,就可以卖到几千,甚至几万块。

    在某位网红疗愈师的报价中,一款名为“转运蜡烛”的疗愈产品基础款售价高达8888元,升级版更是超过万元。还有一些所谓服务顶奢人群的疗愈博主,算一卦就要1万多元。

    暴利驱使之下,总有追随者趋之若鹜。

    有美容行业老板称,现在一些美容店经营者已不再专注于传统生意,而是短暂外出学习几天后,便匆匆开设疗愈项目,对顾客收取高额费用。

    有人深入剖析了这些“疗愈”产品的核心理念及其运营模式:

    它们要么依托古老的学说,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能量说以及西方久远的神秘主义思想,要么则自创新奇元素,比如岩灯、颂钵、铜锣、魔法水晶等。并且,他们还会精心包装一些所谓的“大师”或“专家”,以此来增强自身的公信力。”

    “在这个领域,但凡能发出声响的,都被冠以声音疗愈之名。这无疑是一个充斥着概念炒作与‘割韭菜’行为的庞大市场。”

    到底怎样的情绪,需要高价“疗愈”?

    看过B站和小红书上与疗愈相关的大量视频和笔记后,璐璐也曾想过从“疗愈”着手开始创业。

    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她自己也曾为“疗愈”产品冲动消费过。

    一次逛市集的时候,璐璐偶遇一个卖鼠尾草的摊位。

    本来她是没打算买的,但店主介绍鼠尾草是从南美漂洋过海运过来的,而且种鼠尾草的人是一个特别快乐的人,所以传递的情绪和味道也不一样,会让人更加清醒。

    璐璐当即就花高价买了下来。虽然知道实物未必值那个价,但她花了钱感觉很开心。

    图 | 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将鼠尾草等植物纳入“净化草药”

    “未来是情绪经济的天下。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凑,压力重重,一些人在长期的焦虑与压力之下亟需寻求精神上的慰藉与解脱。

    因此,那些专注于提供情绪价值的疗愈方式迅速走红。

    除了传统的身心灵课程这类的虚拟产品,还有很多实物产品,比如水晶、串珠、蜜蜡、精油、香薰、解压公仔等等,都很有市场。”

    作为一个品牌营销领域的从业者,璐璐深知情绪价值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

    “如果你经常上网,可能会注意到,这几年的很多热门话题都与疗愈有关。在这个‘emo’盛行的时代,孤独、焦虑和内耗几乎成了年轻人的标配,长期被负面情绪笼罩,大家都想通过疗愈来修补现实的创伤。”

    “所谓的新兴行业,更多的是针对焦虑人群量身定制的。在这之中,又以女性居多。女性情感细腻,本来在生活中的压力就比较大,承受的精神创伤也会比较多,所以做疗愈的大多是女性。”璐璐说。

    对此,罗娜表示赞同:“正是因为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空心病’,人们对精神层面的产品才产生了如此巨大的需求。

    无论是拜物主义,还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亦或是消费文化的盛行,都无法真正抚慰人的心灵,无法为人们寻得最终的归属感。

    所以,各种光怪陆离的东西就出现了。

    尤其是35岁以上的中年女性,看起来有家庭、有事业,其实日子过得可能一地鸡毛,职场不顺,老公出轨、孩子叛逆等等,都会让女性承担比男性更多的心理问题。”

    庞大的焦虑人群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疗愈市场。

    有数据显示,全球疗愈经济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万亿元。

    在中国,这一趋势同样显著,预计到明年,中国泛疗愈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4.5%。

    更有人把疗愈产业细分出近20个赛道,文学、旅游、养生、茶道、珠宝、瑜伽,但凡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领域几乎都可以和“疗愈”关联起来。

    随着疗愈产业的不断壮大,各类疗愈市集、疗愈艺术节以及疗愈博览会也层出不穷,大家都期待在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不仅在国内,国外的疗愈产业这几年也发展得特别迅猛。据我所知,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周边的人,会专门采集当地的石头,说这些石头有神秘的灵力。

    他们建了一个独立站,将这些石头销往世界各地,利润颇丰。据说,有两个年轻女孩儿仅凭销售这些石头,年入几千万美金。这是一个很恐怖的生意。”璐璐说。

    顺着人性做生意未必是好的

    巧巧是国内比较早的一批颂钵疗愈师,对于行业内的疯狂乱象,巧巧也有耳闻。

    “抛开那些坑蒙拐骗的不论,疗愈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有些人把它搞乱了。”

    图 | 不少博主开始做疗愈行业创业指导

    作为疗愈师,巧巧有自己的接单原则:

    “我不知道其他疗愈师会接什么样的客户,我是有标准的,比如被确诊有精神疾病或者正在服药的人、未成年人、怀孕或身体安装支架的人,我是不接的。因为我只是一名疗愈师,不是心理咨询师也不是专业医生。”

    对于看起来真的有心理疾病的人,巧巧也会劝他们去看心理医生。但她发现,对于心理门诊,人们好像并不那么愿意接受。

    刚刚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苗珍对此深有感触。她也感觉到,相较于去看心理门诊,人们似乎更愿意把钱花到购买“疗愈”产品或者服务上:

    “困惑很多又不容易向外突破的时候就会向内走。如果看心理医生,那不就是生病了吗?不少人会有这样的顾虑吧。而且国内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市场,其实也蛮混乱的,忽悠人的不少。”

    璐璐亦有同感:“心理医生是把你当病人看,而疗愈师则把你当成家人或者朋友。如果你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可能会给你定性,说你有焦虑症啊、抑郁症啊、双向情感障碍,或者人格障碍什么的。

    你听到这些词儿感觉很不舒服吧?但其实你可能就是暂时遇到点麻烦,比如情感问题,或者工作挫折,导致压力过大。

    心理医生会给你归结成病,你还得去交咨询费。在这种情况下,你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病人,压力越来越大,甚至觉得丢人。

    但如果你去做疗愈的话,比如人家给你做SPA,卖你香薰、能量手串之类的,说这个东西能帮你转运、净化你的身体什么的,你就会很高兴吧?

    其实它可能解决不了多大问题,但它会让你开心,你心情舒畅了以后,病症也会减轻,也算是一种治疗吧。”

    璐璐举例说,她去峨眉山玩的时候,曾遇到过一个拜佛的中年妇女。周围人都是安安静静地双手合十跪地,但她一跪下去就嚎啕大哭。

    “你看她神神叨叨的,那是因为她受的苦很多。之所以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痛哭,肯定是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对于单纯的倾诉、发泄或者寻找心灵寄托的人来说,心理医生并不合适。当然,也有一些人病得挺严重的,只有专业的医生才能解决。”

    罗娜也曾试图把疗愈的概念引入到工作室,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疗愈这个东西,它要想卖得出去,实际上他是满足人的一些需求的。满足就是顺着人性做生意,这一点我可能做不到。

    我觉得良药一定是苦口的,你想得到心理安慰、心理满足,又不愿意听更客观的东西,那一定是有毒副作用的。

    所以疗愈这个事儿,对人的认知能力是非常有要求的。这个东西一旦商业化,就像教育商业化会变味儿一样,疗愈也如此,商业化就会有各种问题。”罗娜说。

    图 | 以“疗愈”为由展开的各类非法灵 修培训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疗愈”打工人,谈及从事的工作,巧巧也有自己的见地:

    “来我这儿的人都是带着‘问题’来的,可能是职场压力、自我成长,也可能是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各种类型都有。也不是一个人就带着一个‘问题’,一个人可以有好几个。

    但是在我看来,疗愈的方式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惯常见到的那些,晒晒太阳也是疗愈,和喜欢的人讨论有意思的事情也是疗愈,摸摸小狗小猫也会被疗愈……

    就像到达一个目的地,有的开车自驾,有的坐火车,有的乘飞机,只是看这个人,当下适合哪种方式。

    有的人对声音敏感可以选择颂钵,有的人喜欢喝茶可以选择茶修,有的人对西方的疗愈方式受用,那就可以选择水晶或者西塔。

    各种疗愈方式我感觉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对一些事物的称呼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因此变好,那就是好的。”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均采用化名)

    参考资料: 

    1、 催生庞大消费市场 疗愈经济何以“疗”己“愈”人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2、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灵 修”类非法培训–社会·法治–人民网